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牌甲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牌甲制

又称保甲制。清代的乡村基层建制。清初在恢复里甲制的同时,推行牌甲制,以加强地方治安管理。顺治初,按户口编制牌甲,凡州县城乡,每十户立一牌长,设牌头(或牌长)一人,每十牌立一甲长,设甲长(或甲头)一人。每十甲立一保长,设保长(或保正)一人。每户给印信纸牌一张,谓之门牌,书写人户姓名、丁男数量,外出则注明去处,以便稽查;外地来人亦以此牌审查其来处。遇可疑之人,不许容留。牌甲之内、无事递相稽查,有事互相救助。各地客店、寺庙亦立簿给牌。摊丁入亩制度推行以后,里甲的职能削弱,保甲制的作用增强。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 详定保甲法,无论内地边寨、城市乡村、灶厂店埠、寺观棚寨、海江船艘,皆在编甲之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