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瑯琊台刻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瑯琊台刻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登琅琊山而立。高129厘米,宽67.5厘米,厚37厘米。原在山东省诸城县琅琊台。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小篆体。传为李斯书。四面环刻,现仅存两面13行86字(世称二世诏文),是秦二世元年东行郡县时,在始皇所立琅琊刻石上加刻的刻辞。篆书笔体接近《石鼓文》,用笔雄浑,笔画行进轻重、缓急有明显的流露,与《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相比较,表现得更为活泼完美,属秦篆最精品,确为小篆体的第一代表作,秦代传世石刻中最可信的石刻之一。此刻石历来受到研究篆书、篆刻字和学习小篆的人们的重视。它已被上海书画出版社的《秦铭刻文字选》、《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收入,台湾大众书局还出有影印本《泰山琅琊刻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