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瓯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瓯脱亦作“区脱”。汉代匈奴人对边境屯戍处或守望人员所处之土室之称谓。《史记·匈奴列传》:“[东胡]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边为瓯脱。”后来泛指双方中间的缓冲地带或边地。 瓯脱一作“区脱”。匈奴时,指边境屯戍或守望之处。《史记·匈奴列传》:“〔东胡〕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边为瓯脱。”司马贞《索隐》引服虔云: “作土室以伺汉人。”又引 《纂文》 曰: “瓯脱,土穴也。”再引韦昭谓:“界上屯守处也。”颜师古注称:“境上候望之处,若今之伏宿舍也。”平时驻少量戍兵,巡逻守卫,由瓯脱王统领,急时则“发人民屯瓯脱”。后人对“瓯脱”一词有三种用法:(1)指边境上候望的土室;(2)指双方中间的缓冲地带:(3)指边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