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生皮从动物体上剥下作制革原料的皮。 生皮中国白族的一种传统小吃。以净整猪经烘烤而成。切片加调料食用。色鲜艳,质细嫩,酸香爽滑可口,有生津开胃解酒之功效。 生皮raw hide and skin动物屠宰时剥下带毛或不带毛的皮。是鞣制皮革、板皮、裘皮的原料。包括牛、马、羊、猪、兔和毛皮兽等。生皮含有60%的水分、35%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和灰分。蛋白质中95%以上是胶原蛋白,是制革的主要成分。由于细菌和自溶酶的作用,很易变败,如不直接鞣制,必须进行初步加工。如清除皮上的污泥、粪便、残肉、脂肪,割去耳、蹄、尾而后洗净,再行干燥或盐渍,经盐渍后再干燥的称为“盐干皮”。毛皮可用食盐、氯化铵和硫酸铅混合物防腐。 生皮亦称“烤生皮”。白语称“海宵”或“海白”。白族传统佳肴。流传于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地区。由来已久,自唐代以来有关书籍均有记载。通常选用猪的后腿肉,肥瘦兼有,用火烤到半熟连皮切成块状或丝状,以切成薄如纸或细如丝者为佳,佐以辣椒、花椒、葱、姜、蒜及酱油、醋等作料,用以敬客和节庆等馔品。亦有选用猪肝、生猪耳,以前也有用鹅、鹇、牛、鸡、鱼等作原料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