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疾虚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疾虚妄务实诚 为世用 王充文学伦理思想的基本观点。语出《论衡》中的《对作》、《超奇》、《自纪》、《佚文》等篇。王充在文学理论史上开作家论的先河。他要求作家要有“胸中之造”,去虚妄、归实诚,认为只有“精诚由衷”,作品才能“感动人深”。王充认为,文章光追求外在装饰的华丽,而缺少内在的实诚,就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饰面者皆欲为好,而运目者希;文音者皆欲为悲,而惊耳者寡。”他继承了扬雄、桓谭等人“尚用”的观点,认为文学应为社会服务,有益于教化。”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者,一章无补。”所谓“为世用”,就是劝善惩恶益化补正。“夫文人文章,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恩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王充论文,以真伪、善恶、是非为标准。凡“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便被斥为“虚妄之言”。王充的文学伦理思想,在迷信谶讳之学盛行的东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后代有深远影响。不过,他把具有浪漫主义特点的作品都归入“虚妄”一类,甚至把文学中的夸张手法也归为“虚妄”。这是以一般道德观念中的“诚实”来要求文学创作,没认识到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的想象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这又不利于文学的发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