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瘗鹤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63 瘗鹤铭摩崖正书石刻。碑署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原刻于江苏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宋代遭雷击崩落长江中,至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由陈鹏年募工拽出,仅存残石五块,尚有88字,移置定慧寺。1960年五石合一,砌入壁间。铭文正书大字,字势雄强透逸,历代评价甚高,并有专著考证,对其时代及书者,众说纷纭,一说为晋王羲之书,一说为梁陶景弘书,又一说为隋人所书,再一说为唐王瓒、顾况书,但均无确据。清汪士鋐《瘗鹤铭考》备采众说,辨证尤为详明。传世墨本以扬宾藏 “未出水本” 为佳。 瘗鹤铭摩崖正书石刻。刻于焦山(在今江苏镇江)。碑署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亦有王羲之书、顾况书、王瓒书等说,均无确据。其书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尚存篆隶意,有“大字无过《瘗鹤铭》”之誉。石于宋后被雷击崩落江中,淳煕年间(1174—1189)被捞出,后又坠江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陈鹏年募工挽出,已为五块残石,移置定慧寺。今残石尚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