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炽电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白炽电灯Baizhi diandeng

靠电流通过灯丝使灯丝加热至炽热状态而发光的光源,常称白炽灯。对白炽灯有卓越贡献的是著名的发明家美国人爱迪生,他最先制成实用、经济的白炽灯。19世纪20年代人们就研制了白炽电灯。大约1840年左右,已制成用碳作灯丝的白炽灯,但由于技术水平低,碳丝亮不了几分钟就烧断了。1878年9月开始爱迪生决心解决白炽灯问题。他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先后试验了1 600多种材料,终于1879年10月21日制成由碳化棉作灯丝的高真空白炽灯泡,寿命达13.5小时。后来又改用碳化的竹子纤维作灯丝,使灯泡的寿命长达上千个小时。并于1882年在纽约建立了第一个中心发电站,开创了电照明的新时代。当今白炽灯灯丝都采用钨丝。这是由于钨丝熔点高(熔点约为3 370℃ ),在高温下不易蒸发且保持较高的机械强度,也比较容易加工成形,因此从1906年就一直被用作白炽灯灯丝。小功率的灯泡都抽成真空,大功率灯泡常充以氮、氩等气体。充气灯泡里的氮、氩气体可以抑制钨丝的蒸发,使灯丝温度可提高到2 400—2 700℃,发光效率也随之提高。为了提高白炽灯的发光效率,1959年制造了碘钨灯。碘钨灯是用石英制成泡壳,泡壳内充以碘,当从灯丝蒸发出来的钨在泡壁附近与碘化合,生成易于挥发的碘钨化合物。碘钨化合物扩散到高温灯丝附近时,受热分解成碘和钨,钨沉淀到灯丝上,碘又扩散到泡壁附近与钨化合,形成“碘钨循环”,这一循环的结果,使灯丝蒸发的钨重新回到灯丝上。泡壳内也可充以其他卤素或卤化物,这就是卤钨灯。卤钨灯提高了发光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家庭照明常用的白炽灯泡有螺口和卡口两种。螺口灯头接线时必须将螺口灯头上对应金属螺口的接线柱接零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