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百日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百日咳bairike

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先有流涕、咳嗽等症状,以后咳嗽逐渐加重,呈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常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如不及时治疗,病程可拖延3~4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不典型患者常被忽视,未加以隔离,可引起传播。在集体生活环境易流行。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传染性仅次于麻疹和水痘,遍及世界各地。百日咳杆菌进入呼吸道后,在喉、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粘膜发炎,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受到障碍,使气管内粘稠分泌物排出受阻而引起痉挛性咳嗽。本病潜伏期2~21天,前驱期7 ~10天,症状类似感冒,可有轻微发热。以后咳嗽逐渐加重至痉咳期,本期长短,依治疗早晚及病情轻重而异,可短到一周长到两月。痉咳每日发做由数次至数十次。咳嗽时表情痛苦,面红唇绀,涕泪交流,可有眼睑浮肿,结膜出血。咳嗽后常引起呕吐。阵咳日轻夜重。 新生儿可以出现阵发性青紫、 窒息等情况。恢复期约1~2周,咳嗽减轻逐渐痊愈。但有的患儿可在痊愈后一段时间内,由于非特异性刺激而引起痉咳再发。体弱婴幼儿可并发肺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等。咳嗽久者日后可形成支气管扩张。患病后应及早治疗、隔离。注射百日咳疫苗有预防效果。

百日咳

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常见于婴儿,由于病程较长,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称“百日咳”。近十几年来,百日咳的发病率下降,但3个月以内乳儿发病所占的比例增高(新生儿也可受感染)。症状表现:潜伏期2—21天。症状可分3期:
❶卡他期:从发病至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一般为期7—10天。病初类似感冒,数日后咳嗽加重,尤其夜间咳重。此期传染性最强,若能及时治疗效果也最好。
❷痉咳期:约2—4周或更长,此期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咳声短促,连咳十余声而无吸气间隙,脸憋红、涕泪交加,最后有一深长吸气,并发出鸡鸣样吸气声,如此反复阵咳,直至排出粘痰为止,常引起呕吐。幼婴及新生儿因声门较窄,痉咳开始后,可因声带痉挛使声门完全关闭,发生呼吸暂停继而出现紫绀,并可因脑缺氧而抽搐。
❸恢复期:咳嗽次数减少,一般持续2—3周后好转。预防措施:按时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生后3个月即可开始接种,初种分三次,剂量为0.5、1.0、1.0毫升,每隔4—6周注射一次,2岁,4岁,6岁可进行加强注射。早发现,早隔离病人。密切接触者在留验期间出现咳嗽症状应立即隔离观察。对无免疫力而有接触史的婴幼儿,可进行药物预防,首选红霉素。护理:病儿居室应空气新鲜,不要在居室内吸烟、炒菜,以免引起病儿咳嗽,给病儿穿暖,到户外呼吸新鲜冷空气,可减少咳嗽的发作。因病儿常有呕吐,吐后要补给少量食物。饮食宜少量多餐,选择有营养较粘稠的食物。半岁以下幼婴常突然窒息,应有专人守护,尤其夜晚要加强监护,若不及时抢救,可窒息死亡。治疗:应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如能在卡他期或痉咳期早期,给予适当抗生素治疗,有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清除鼻咽部细菌,及时防止传播的作用。中医认为本病为痰热加风寒,互结于肺,肺失清肃,应给予宣肺化痰,清热散寒之剂。成药鹭鸶咳丸适应于痉咳。鸡苦胆,1—2岁,2天1个;大于2岁,每日 1个,糖调服,连用4—5天。百咳灵(猪胆汁),6个月以内,每次1片;1—3岁,每次2片;5—7岁,每次3片,每日2次,连服5—7日。

百日咳bairike

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常见于婴儿,由于病程较长,咳嗽症状可持续甚久,故称“百日咳”。近十几年来,百日咳的发病率下降,但3个月以内乳儿发病所占的比例增高(新生儿也可受感染)。症状表现:潜伏期2~21天。症状可分3期:
❶卡他期。从发病至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一般为期7~10天。病初类似感冒,数日后咳嗽加重,尤其夜间咳重。此期传染性最强,若能及时治疗效果也最好。
❷痉咳期。约2~4周或更长,此期表现为一阵一阵的咳嗽。咳声短促,连咳十余声而无吸气间隙,脸憋红、涕泪交加,最后有一深长吸气,并发出鸡鸣样吸气声,如此反复阵咳,直至排出粘痰为止,常引起呕吐。幼婴及新生儿因声门较窄,痉咳开始后,可因声带痉挛使声门完全关闭,发生呼吸暂停继而出现紫绀,并可因脑缺氧而抽搐。
❸恢复期。咳嗽次数减少,一般持续2~3周后好转。预防措施:按时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制剂。生后3个月即可开始接种,初种分三次,剂量为0.5、1.0、1.0毫升,每隔4~6周注射一次。2岁、4岁、6岁可进行加强注射。早发现、早隔离病人。密切接触者在留验期间出现咳嗽症状应立即隔离观察。护理:病儿居室应空气新鲜,不要在居室内吸烟、炒菜,以免引起病儿咳嗽。给病儿穿暖和,到户外呼吸新鲜冷空气,可减少阵咳的发作。因病儿常有呕吐,吐后要补给少量食物。饮食宜少食多餐,选择有营养较粘稠的食物。半岁以下幼婴常突然窒息,应有专人守护,尤其夜晚要加强监护,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窒息死亡。

百日咳

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婴儿飞沫传播,临床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吸气时有特殊“鸡鸣”样吼声,咳后常呕吐,日轻夜重,病程较长,易并发肺炎。百日咳主要用红霉素或氯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可用高价免疫球蛋白。接种疫苗可预防,流行期间尚可用药物预防。


百日咳

见“传染病学”中的“百日咳”。

百日咳

是一种流行于冬春季节的传热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症见低热、鼻塞、咳嗽。咳嗽呈阵发性,夜间甚,干咳,连咳十几声或数十声,直至咳出一些稠痰才停止。每次咳到最后,可发出类似鸡鸣的叫声,缠绵数月。治疗:❶鸡胆冲蜜糖服或百部、木黄连,水煎冲蜜糖服。
❷药线点灸天突、水突、肺俞、四缝穴。
❸大蒜捣烂冲糖开水服。

百日咳

湖南于1978年将百日咳预防菌苗接种纳入全省计划免疫方案,主要接种“百白破”三联制剂,降低百日咳发病率和控制其流行。全省百日咳发病率1983年为16.84/ 10万,1985年降为5.54/ 10万,1991年再下降为0.39/10万,1994年为0.3/10万,1995年全省发病率比1983年下降97.54%。

百日咳

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多见。病程长达2~3个月。发病前1~2 d至病程3周内传染性最强。传播范围2.5 m之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90%以上发病。潜伏期平均7~10 d(3~21 d)。典型病人病程6~8周,白细胞可达20~50×109/L,以淋巴细胞为主,占60%~80%,无幼稚细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