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百草沟遗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百草沟遗址

青铜时代,位于吉林汪清县百草沟乡安田村东嘎呀河右岸台地上。1952年,百草沟中学学生在遗址内采集了很多石器,吉林省文化局派人前往调查,发现了百草沟遗址和墓葬。1953年吉林省博物馆派人进行了发掘。通过发掘得知该遗址地层堆积可分两层,即第一文化层和第二文化层。两层文化遗存虽有些区别,但属于同一文化类型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差异而已。出土遗物极为丰富,主要有陶器、石器、骨角器、铜器、装饰品等。陶器以红褐陶居多,黑褐陶次之。小型器物均用手捏制,大型器物为汲条盘筑,外部抹平,磨光的很少,均为素面陶。有的器底发现有晒泥坯时所垫的柞树叶痕迹。第二文化层比第一文化层出土陶器进步,在器形上出现豆、多孔甑、椭圆的钵形器,以及有柱把手的器盖。第二文化层的椭圆形瘤状耳、柱状耳和黑褐色陶较第一文化层略多。第一文化层的陶器多直壁,少侈口,口沿向外成硬翻卷; 第二文化层的则向内曲或外侈。除上述陶容器外,还发现有陶纺轮、陶网坠等。石器数量很多,两文化石器无明显差别。器形有石斧、石锛、石刀、石凿、石矛、石镞,磨石、磨盘、磨棒等。磨盘、磨棒发现较多。骨器均发现于第一文化层内。有骨匕首、骨矛头、骨锥、骨针、角制刃器和卜骨等。在第一文化层内,发现青铜渣,说明该遗址已进入青铜时代,约当中原的战国至两汉时期。应是生活在该地区北沃沮居民的文化遗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