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益州名画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益州名画录绘画品评著作。又名《成都名画记》。北宋黄休复撰。黄休复(生卒年不详),字归本。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一说为蜀人。通《春秋》学,善画人物。 《益州名画录》中国画品评著作。又名 《成都名画记》。宋代黄休复著。共3卷。收录唐乾元至宋乾德年间 (758年~967年) 200多年蜀中杰出画家58人,按各自的技艺成就,将其评为 “逸格”1人,“神格” 2人,“妙格” 上品7人、中品10人、下品11人,“能格” 上品15人、中品5人、下品7人,同时还附录22处写真无作者姓名者,以及多处有画无名、有名无画者。书中收录的各位画家,皆配有小传,述其作品,评其特点,对许多创作记载尤详。反映了该期间蜀都图画极盛、画艺杰出、“画手独多于四方” 等繁荣景况,忠实地记录了当时 “蜀中多名画” 的历史,是中国美术史上一本极重要的著作。 益州名画录三卷。又名 《成都名画记》。宋黄休复 (生卒年不详)撰。黄休复,字归本,江夏 (今湖北武昌)人。据是书前李略于景德三年(1007年)所撰序,知黄休复通春秋之学,校左氏之《公羊传》、《谷梁传》,鬻丹养亲,卖画度日;且用心于顾、陆之艺,深得其趣,善画人物。另有 《茅亭客话》,与是书俱言蜀事,故疑休复为蜀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未注其里贯,今注之为“江夏”,为后人据李略之序补记,实际情况则不可知。是编所辑录的五十八位画家,起于唐乾符元年,迄于北宋乾德年间 (约875—968)。作者将五十八位画家分为逸、神、妙、能四格。逸格一人、神格二人,未分品第;妙格、能格则分别列上、中、下三品,其中妙格上品七人,中品十人,下品十一人,共二十八人;能格上品十五人,中品五人,下品七人,计二十七人。目录中每格前均对四格及所分品第略言其旨,具录姓名;正文中则各人后系以小传,并载述其绘画事迹。但正文并未完全收录目录中所录画人,妙格上品目录七人,正文则只六人,无彭坚;能格上品目录十五人,正文录十四人,无竹虔。逸格、神格及妙格之上品、中品共为一卷;妙格下品及能格上品为二卷,后附写真二十二处;能格中、下品为三卷,后附 “有画无名者”五则,“有名无画者”六则,继之有 《重写前益州五长史真记》及 《胡氏亭画记》。是书叙述古朴典雅,诗文典故记载颇详,非其他泛论高下优劣而无所依据画品可比,且无论存佚皆予著录,不失为考补画史之要著。是书有明刊本、《唐宋丛书》本、《函海》本、《画苑》本、明翻宋本、《说郛》本、《湖北先正遗书》本、《四库全书》本。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何韫若、林孔翼注本。 《益州名画录》中国画品评著作,北宋黄休复著。一名《成都名画记》。分3卷。前有李畋1005年作序。载录758~968年间蜀中画家58人,分为逸、神、妙、能4格,其中妙、能2格又分上、中、下3品,共评逸格1人,神格2人,妙格上品7人,中品10人,下品11人。能格上品15人,中品5人,下品7人。后附录“有画无名”、“无画有名”2个部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