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油输出国组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石油输出国组织Shiyou shuchuguo zuzhi

亚、非、拉主要石油生产国维护民族经济利益、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掠夺和剥削的国际组织。简称欧佩克。长期以来,亚、非、拉石油生产国的石油开采、提炼和经营被国际垄断资本控制和操纵。石油生产国为维护石油资源与民族经济权益,逐渐走向联合。1960年9月,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五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会议,于14日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该组织宗旨是协调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采取集体行动,维护各国石油权益。卡塔尔、印度尼西亚等国相继加入,至80年代中期有成员国14个。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为第三世界最早成立的原料生产国组织之一,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14个成员国的石油蕴藏量和输出量均占世界石油蕴藏量和输出量的70%。该组织成立后,与国际石油垄断资本进行一系列斗争,夺回石油标价权,多次提高石油标价和石油税率(每桶石油价格由1972年的约2美元提高至1980年底的32—41美元),通过参股和国有化等措施全部或大部分掌握了本国石油资源,在成员国内部分配石油生产比例以控制世界石油的供求和价格。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阿拉伯成员国以石油为武器,采取减产、禁运、提价和国有化等措施,沉重打击了以色列侵略者及其西方支持者。


石油输出国组织shiyou shuchuguo zuzhi,Orga-nization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石油生产国为协调他们的石油政策,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和掠夺,维护其民族利益而成立的国际性组织。1960年9月,由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5国代表在巴格达举行的石油生产国会议上宣告成立。以后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突尼斯陆续参加,到1982年共有14个成员国。总部设在维也纳。该组织的主要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以维护各成员国的石油利益;设法维持国际石油价格的稳定,确保生产国获得稳定的收入;有效地、节约地和正常地向消费国供应石油,并使他们在石油业的投资中得到公平的收入。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以来,同国际石油垄断资本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不仅从西方石油公司手中夺回了石油标价的决定权,而且迫使其提高石油出口税率,使生产并出口石油国家的收入大大增加。此外,各成员国采取参加和扩大在西方石油公司的股权以及实行国有化等措施,多次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和西方石油公司的对抗。现在,大多数成员国已全部实现了石油资源的国有化,巩固了政治独立,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石油输出国组织Shiyou shuchuguo zuzhi

亚非拉石油生产国维护民族经济利益、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掠夺剥削的国际组织。简称欧佩克。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长期以来,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丰富的石油资源的开采、提炼和经销被西方国际垄断资本所控制和操纵。石油生产国为维护石油资源和民族经济利益,与西方石油公司展开斗争并逐步由分散斗争走向联合。1960年9月,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5国代表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此后,卡塔尔、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利比亚等国相继加入。该组织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旨在单独地和集体地维护成员国石油权益的最有效手段。总部设在日内瓦(1965年迁至维也纳)。最高权力机构为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由各成员国石油部长率团参加,负责制定总政策,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该组织是第三世界中最早成立的原料生产国组织,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成员国的石油蕴藏量和输出量约占世界的70%左右,西欧和日本所需石油的大部分依靠从这些成员国进口。该组织成立后,与西方石油垄断公司展开一系列斗争。通过参股和国有化,绝大部分成员国已全部或大部分控制了本国石油资源。夺回石油标价权,多次提高石油标价。在内部分配石油生产比例、控制石油产量以调节世界石油市场的供求和石油价格。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斗争打破了西方垄断资本垄断石油生产的局面,鼓舞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里的反帝斗争。


石油输出国组织Shiyou shuchuguo zuzhi

1960年由主要产油国所组织的国际石油卡特尔,根据英文名称的开头字母拼音,简称“欧佩克”。1980年10月起,成员国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委内瑞拉。该组织设有理事会,由各成员国指派1名理事组成;理事会主席由成员国大会推选。在维也纳设有秘书处。成员国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负责制定石油政策。强调其“主要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旨在单独地和集体地维护成员利益的最有效的手段。”70年代,该组织几次决定提高石油价格,并废除了原来的石油标价制,实行单一价格制,进一步限制西方石油公司的利润。近些年为了维护原油价格,实行限产保价制,其成员国的石油产量定额分配。1976年该组织建立了国际发展基金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虽然各成员国间还存在意见分歧,但经过长期的斗争,确实维护了各国的石油权益,并扩大了它们在世界的影响和作用。

石油输出国组织

又译“欧佩克”。亚、非、拉石油输出国建立的国际组织。1960年9月成立。现有13个成员国。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宗旨是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产量和价格,维护其共同利益。

石油输出国组织

第三世界一些石油生产国为协调相互间的石油政策,反对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掠夺和控制而建立的原料生产与出口国组织。1960年9月,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内瑞拉五个产油国在巴格达举行会议,一致决定并宣布成立该组织。其后又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突尼斯等国陆续加入该组织,截止1982年共有14个成员国。总部原在日内瓦,1965年9月迁至维也纳。主要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设法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稳定,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获取和维护他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成员国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60%以上,石油开采量的50%,石油出口量的80%以上。该组织自成立以来,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权益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提高原油价格,维护石油收入;加强组织协商,保卫和巩固油价斗争的成果;对外资实行参股和石油国有化运动;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特别基金(现名国际发展基金),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等。最高权力机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大会,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执行机构是理事会,下设秘书处。此外,还分设行政和财政部、法律部、经济部、情报和公共关系部、石油工业部、图书馆及经济委员会和新闻社等机构。另外还在成员国间建立了阿拉伯石油海运公司、阿拉伯造船与修配公司、阿拉伯石油投资公司等联合企业。主要出版物有《石油输出国组织公报》(月刊)、《石油输出国组织评论》(季刊)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统计公报》(年刊)。

石油输出国组织

简称欧佩克。第三世界石油生产国的组织。1960年9月10日,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召开会议,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宣布成立该组织,是第三世界原料生产国组织中建立最早的一个。有成员国13个。除5个创始国外,又有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厄瓜多尔、加蓬、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加入。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最高权力机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大会,由成员国的代表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设有理事会和秘书处。总部设在维也纳。刊物主要有 《石油输出国组织公报》、《石油输出国论文》、《年度报告》、《统计年报》 等。该组织成立后,其成员国夺回了制定油价和控制石油生产的权力。

石油输出国组织

简称“欧佩克”。1960年9月14日在巴格达举行的有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和委内瑞拉参加的石油生产国会议上成立。该组织目的是联合起来反对国际石油垄断公司的控制、掠夺和剥削,维护产油国的利益。以后又有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和突尼斯加入。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由各成员国石油部长为首的各国代表团组成。理事会是执行机构,由各国派出1名代表组成。该组织自成立以来,特别是70年代,先后从西方石油公司手中收回石油标价权,大幅度提高了油价,一些国家实行了石油公司国有化。1979年起,由于西方出现经济危机,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为了阻止油价下降,促使石油价格的回升,欧佩克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0年9月10日,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14日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截至2005年10月有11个成员国,最高权力机构为成员国部长大会,每年至少开两次。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该组织成员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5%,原油产量占世界原油产量的40%,原油出口量占世界原油交易量的60%。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