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磨些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磨些蛮

中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汉、晋时称“摩沙夷”。唐朝初年,称之为“磨些蛮”。据《蛮书》卷四记载:“磨些蛮,亦乌蛮种类也。铁桥(在今云南丽江县西北之塔城)上下及大婆、小婆、三探览(均在今丽江县境内)、昆池(今四川盐源县)等川,皆其所居之地也。”此外,也有一部分磨些蛮曾南迁至今云南省宾川县境内,建立“越析诏”。据《蛮书》卷三记载:“越析,一诏也,亦谓之磨些诏,部落在宾居(今云南省宾川县),旧越析州也。”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越析诏被南诏兼并,其居民被迫北迁至今四川省的盐源县和盐边县一带。曾南迁建越析诏的磨些族与当地白蛮相杂居,其居住区属磨些族的散居区,而在今云南丽江沿岸至四川盐源县一带地区居住的磨些族是与其他的乌蛮相杂居,主要居民则为磨些族。磨些族的畜牧业已相当发达,其居地“土多牛羊,一家即有羊群”,“男女皆披羊皮”。农业生产亦有较大发展,“俗好饮酒”。但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磨些蛮的经济文化也水平不一。磨些蛮是现代纳西族的先民。

磨些蛮

古族名。首见于《蛮书》, 含有大民族歧视之意。汉晋时期称“摩沙夷”,当是同音异写。唐代已分布在今四川盐源、盐边等县,云南宾川、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其附近地区亦有分布。属当地“乌蛮种类”,为今纳西族先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5: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