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
祁县位于晋中市中部,总面积854平方公里,人口25万,辖6镇2乡,184个行政村。古为“川陕通衢”之要塞,今是山西省重要的交通枢纽,距省会太原50公里。
祁县历史悠久,梁村古文化遗址表明,早在六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定居,春秋时为晋大夫祁黄羊食邑,是山西省中部最早出现行政设置的地方。祁县地灵人杰,历代名人辈出,载入《辞源》、《辞海》和《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的祁县籍人士100多位,列入《山西通志》的有225人,如“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晋国大夫祁黄羊、东汉巧施连环计铲除董卓的司徒王允、唐代大诗人王维、花间词鼻祖温庭筠、北宋宰相王薄、明代小说家《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清代中国传统名拳心意拳鼻祖戴隆邦、商界巨子渠本翘等。
祁县文化灿烂,是晋剧的主要发祥地和祁太秧歌的发源地之一,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创办于金代的昭馀书院,至今遗址犹存,祁县中学堂、私立竞新学校、县立女子学校等均开山西现代教育之先河。图书馆藏书12万册,其中古籍善本书5万册,宋版《昌黎先生集考异》是海内孤本, 被誉为“国宝”。
祁县境内地上地下文物众多,现有县级以上文保单位162处,馆藏文物4600多件。祁县作为称雄九州明清两代500年的晋商故里,商业繁荣,商号票号、典当钱庄遍布国内各通都大邑,甚而远至国外,有“执金融之牛耳”之称。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的昭馀古城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商业金融古城,1994年1月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改革开放以来,祁县县委、县政府依托该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以乔家大院民俗风情旅游区、祁县古城晋商文化旅游区、九沟生态休闲旅游区为主的二日游格局。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增长点。
祁县位于汾河东岸,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从山地、丘陵逐渐过渡到平原。三类地区面积各占总面积的46.6%、1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