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禅殿寺石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禅殿寺石窟石窟寺。位于今甘肃武山县城西南40公里的马力乡定荒山南麓。建于明清两代。前有祖师殿,内有塑像7身。其后寺院内有送子娘娘殿、玉皇殿、三官殿、五佛殿、观音阁等,共存明代塑像55尊。比丘铁牛禅师窟内有彩塑铁牛禅师像。最大的伽蓝窟有造像23尊。有明朝万历六年(1578)重建大石林古迹禅祠的琉璃碑1通,其上阴刻铭文309字。据碑载,当时造琉璃像23尊。现仅保存琉璃观音像1尊,高近2米。198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禅殿寺石窟清代石窟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山县马力镇远中村。坐落在定荒山南麓大石渭沟,面积 1 万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寺内现有窟龛 9 个,有送子娘娘殿、玉皇殿、三官殿、五佛殿、观音阁等,皆为石窟、古建筑相结合,依崖而建。殿内保存有明、清造像 55 尊,其中伽蓝殿建造规模最大,有造像 23 尊。比丘铁牛禅师窟内铁牛禅师造像精致,形象生动逼真。寺门祖师殿系一单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创建,清咸丰十年(1860 年)重修。该殿坐落于 3米多高的台基上。殿内现存塑像 7 尊,殿周明柱回廊,殿基当心开辟拱门。寺内残存壁画 34 幅,明万历六年(1578 年)立《重建大石林古迹禅祠》琉璃莲花瓣形碑 1 通,长宽各 21 厘米,碑面阴刻铭文309 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