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私者人之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私者人之心明李贽的道德命题。意指失去了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就是丧失了人的本性。语出《藏书·德业儒臣后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认为私利是社会人生的本质,是源自人之本性的最原初的冲动力。“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为学者,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反之,失去了私利,人之行动也就丧失了动力。“农无心,则田必芜”;“学者无心,则业必废”;“官人而不私以禄,则虽召之必不来矣”。“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德业儒臣后论》)。反映了市民商贾的个人功利主义要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