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端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端节在三都县和其他一些水族聚居区,每年农历八九月间的端节,是这个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水族以农历九月第一个“亥”日为岁首,水语这一天为“借端”。过端节有如汉族的春节一样备受重视,其主要活动有祭祀祖先、辞旧迎新、庆贺丰收和预祝来年顺利。 333 端节水族的传统节日,指阴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的亥日、午日、未日。又称“借端”、“过端”。各寨轮流过节,届时挂皮鼓、铜鼓,青年们聚集“端坡”纵情歌舞、吹芦笙、赛马。家家以新糯米饭和鲜鱼祭祖,亲朋走访。过节期间素食,不准吃荤。据传说,水族祖先死于戌日,葬于亥日,后代以亥日为节。因水族自称“端”,故以之名节。 端节水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称瓜节,水语称“借端”或“过端”。流行于贵州省三都、都匀、独山、荔波等地。水历每年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择一亥日过节。各地所选亥日不尽相同,所以过节亦有先后之别。节日前一天(戍日)人们便身着节日盛装,先祭铜鼓,尔后悬铜鼓于中堂,以木鼓伴奏敲击铜鼓,通宵不停。林寨里充满欢歌笑语,辞旧迎新。亥日早饭后,男女老幼齐集端坡,在专门用以赛马的跑道上,举行传统赛马活动。另有跳芦笙舞、赛篮球、表演武术、文艺演出和物资交流等活动。节日清晨的祭祖活动是重要内容。祭品忌荤,但不忌鱼虾。主要祭品是鱼包韭菜。传说起源于水族祖先由南方向北方迁移时,南人送给他们的旅途食品,就是鱼与九种蔬菜调配的佳肴,后以“韭”代“九”。祭毕,全家或同族(家族)吃团圆饭,荤菜只有鱼或鱼羹。因为北迁之后吃鱼不易,所以节日里与祖先共尝,表示怀念与祝福。端节的第三项重要活动是走亲访友,共同宴饮,祝贺新年,欢庆丰收。关于端节的起源,传说较多。一说水族刚北迁至今日居地时,与当地土著冲突,只好暂避山上。后来虽定居山下,但每年水历正月至三月的某个亥日,还要上山祭祖,日久便有端节与端坡。另一说,古代有三兄弟,各居一方,平时难以相会,到了谷子收割入仓后,便互相走访,畅叙手足之情,共享丰收之乐。亥日是三兄弟起初分家单过的日子。在节日里能与所有的亲友欢聚是最好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