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管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管领官名。清代置。各王府均设管领官。《清史稿·职官志》: “王公府属各官……管领,(从六品); 新王府4人,郡王府3人,掌文移遣委事。” 管领满语称“浑托和”。原有“半分”之义。清初定制,八旗组织内,除包衣佐领外,将浑托和定汉名为管领,成为统辖包衣人丁的头目。属于上三旗的包衣佐领与管领,并隶内务府; 属于下五旗的则分隶本旗王公。管领属下人身份低贱,承担皇宫或王府的苦役,按月领食(十岁以上者领一斤斗,十岁以下者领半斤斗),挑选为兵者则食饷。管领实则为内务府或王府管家头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