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米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米尔Mir俄罗斯村社(俄文мир)的音译。13~14世纪莫斯科大公国时期,作为封建农奴制度下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形式,成为定居在同一地主土地上具有行政兼征税作用的联合组织。农奴的份地由村社占有,按每户人数分配使用,税收及劳役也统由村社向各户摊派。农奴被束缚在村社及份地上无权离开并实行连环保制度,因逃亡无人代耕的土地责成村社代缴土地税。随着农奴制的发展,米尔在形式上虽然仍是农民组织,实质上已沦为封建主奴役农奴的工具。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政府下令把米尔改名为“村团”(еиьское общество),实为官办的米尔。土地由米尔分给农民耕种。这时的米尔又分两种,一种是份地仍实行定期再分配;另一种则把份地固定。米尔内部开始发生阶级分化,但按规定其成员仍不能自由退出。俄国民粹派把米尔,特别是实行份地再分配的看成是俄国社会主义的天然基础,列宁对此曾加以批判,指出它是一种半封建组织。1906年斯托雷平改革时,米尔被看成是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允许农民退出,并许可把份地变成自己的私产,使米尔受到破坏。1917年十月革命后被彻底废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