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军长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红军长征Hongjun changzheng1934年10月开始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根据地而进行的战略大转移。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突围长征。从1934年10月中旬开始,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八万余人,分别由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雩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长征最初的计划是从南线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到达湘西会合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初期,由于中共中央领导在军事上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红军虽浴血苦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渡过湘江时,人员即已由出发时八万余人减至三万余人。12月,蒋介石又调集40万军队,准备围歼向湘西转移的红军。在这紧急关头,中共中央接受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放弃向湘西前进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最薄弱的贵州前进。1935年1月占领贵州重镇遵义。1月中旬,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正确的指挥领导下,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接着又顺利通过凉山地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夹金山,于1935年6月中旬到达了川西懋功。 长征时红军走过的水草地 红军的这次长征,克服了罕见的艰难险阻,前后历时两年,途经11省,徒步行军二万五千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