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毛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红毛城红毛城位于台北县淡水镇中正路28号。该城由西班牙人始建于1629年,1645年由荷兰人修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城堡为西式建筑风格,呈下方顶圆状结构。分上下两层,主体为砖石结构,墙分里外两层,外层为石头垒成,里墙为红砖砌成。红毛城内的前英国领事馆,建于1891年,其建筑材料及工匠均来自大陆。领事馆是由红砖砌成的两层西式建筑,外设拱圈回廊,房间里有璧炉,领事馆中央入口处使用弧形拱,二楼回廊用半圆拱,内部装饰为19世纪初欧洲流行风格。 红毛城位于淡水镇西小丘。明崇祯八年(1629)为侵台西班牙人所建,初名圣多明高城。荷兰人攻占后又被称为红毛城。城筑300多年来数易主人,郑氏政权也曾利用过这座堡垒。英人于此设领事馆长达111年(1861—1972),撤馆后又先后托澳大利亚、美国的使馆代管,直至1980年6月30日才正式归还,现为台湾一级古迹之一。红毛城是由红砖砌成的方形建筑,外墙厚6.5尺,占地50尺见方,高3丈,周围200丈。底楼为地牢,二楼分四室,窗户很少,堡内幽暗而潮湿。堡顶平台宽敞可容百人。东北、西北角望台及中央方台可供登临观赏。远眺观音山、淡水河,东望大屯群峰,西观沧海云雾,每当夕阳西下,风云万状,波红沧溟,此即淡水八景“戍台落日”之所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