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纻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纻衣zhùyī也作“苎衣”。以纻麻制成的衣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难,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晋杜预注:“吴地贵缟,郑地贵纻,故各献已所贵。”唐孔颖达疏:“缟是中国所有,纻是南边之物,非土所有,各是其贵,知其示损已耳。”《战国策·楚策四》:“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以幂之。”《后汉书·朱穆传》:“纻衣倾盖,弹冠结绶之夫,遂隆其好。”晋左思《吴都赋》:“纻衣𫄨服,杂沓傱萃。”唐韦应物《题从侄成绪西林精舍书斋》诗:“纻衣岂寒御,蔬食非饥疗。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自麻之外,缯缟固不待言,苎葛虽布属,亦皆吉服,缟带、纻衣,昔人犹以为赠,则亦何忌之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