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氧化氰化法提金
处理难浸矿的一种较为有效方法。其机理是,细菌氧化作用是靠细菌需氧性,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获得能量,因而直接、间接地氧化硫,使硫化物包裹金或晶格金得以暴露,并使部分金属杂质成为可溶性盐。而细菌氧化硫的实现途径:❶细菌的酶解氧化作用,即直接作用;
❷细菌新陈代谢产生的氧化剂的间接溶解作用。1986年南非首先建成一座处理金精矿规模10 t/d小型工厂,投产取得良好效果,金回收率从氰化法的35%提高到95%,从而将规模扩大到15 t/d。历经10多年工业应用,目前全球已有10多家工厂先后投入生产,处理规模由10多t/d发展到每天数百吨;菌种由单一发展到多种、混合菌种及耐热菌,并可根据需要驯化培养细菌,使其对矿浆温度、金属离子含量等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中国,细菌氧化工艺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已开始由试验研究推向工业生产。2000年12月26日,烟台黄金冶炼厂50t/d细菌氧化车间建成投产,对含砷金精矿经细菌氧化后,主要元素的氧化率为:As85%,Fe45%~50%,S40%~50%。金的氰化浸出率从未经细菌氧化处理时的10%左右提高到96%以上。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细菌氧化工艺在中国黄金工业生产取得了重大突破,展现了对中国大量的难选冶金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