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济责任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经济责任制jingji zerenzhi指社会主义国家在统一的经济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使各经济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的生产经营责任同其相应的权力、利益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它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劳动者的收入与劳动成果挂钩。它体现了责、权、利有机结合的原则。 经济责任制见“经济管理”中的“经济责任制”。 经济责任制见“经济管理”中的“经济责任制”。 经济责任制社会主义经济活动过程中,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之间相互承担经济责任和相应享有经济权利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制度。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通常用合同的形式确定下来。内容包括国家和企业之间的经济责任制、企业之间的经济责任制和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基本原则是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职工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 经济责任制economic responsibility system在国家计划和政策指导下,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其基本内容是责、权、利的紧密结合。责,即要求明确规定各主管部门、企业、车间、班组和职工个人各自在经济上应负的责任,这是经济责任制的前提;权,即应正确地划分和授予各级相应的经济权限,这是完善经济责任制的必要条件;利,即应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经济利益关系,把经济利益同其劳动成果相联系,是经济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最主要的形式是承包制,如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和企业内部的承包责任制等。实行经济责任制可以使企业享有必要的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的活力,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无人负责现象;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干部和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企业的民主管理,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经济责任制我国国营企业实行的权、责、利相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国家和企业之间的经济责任制; (2)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经济改革以来,我国在完善经济责任制方面实行多种形式的改革,目前基本上表现为形式各异的经营承包责任制。1979年湖南省政府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文件精神,首先在涟源钢铁厂等57户预算内工业企业实行扩权试点,1980年试点面增加到193户。扩权试点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利润增长率都高于其它企业水平。1983年以后,湖南在全省企业中广泛推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