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绞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绞缬传统手工艺印染的一种。在布帛上将需要染花的部分,用线缝扎,结成十字形、蝴蝶形、海棠形、水仙形等各种纹样,或者折成菱形、方格形、条纹形等,用线扎起来,用水浸透后,进行染色。染好之后晾干,然后再把线拆开,就显出白色的自然成趣的花纹。这种方法也称作“撮缬”或“撮晕缬”,民间通常叫“撮花”,是古代民间的发明。制作简易,风格朴实大方,一般多作单色的加工。 绞缬东晋十六国时期在北方兴起的一种机械染练布帛的方法。即先将待染的织物,按预先设计的图案,用线钉缝,并紧紧扎成各式小结;浸染后,将线拆去, 缚结的部分就呈现出着色深浅不同的花纹, 而花纹的边缘由于受到染液的浸润, 很自然形成由浅到深的色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