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统购统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统购统销state monopoly for purchase and marketing

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简称。中国农产品计划分配和计划流通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国政府在1953年11月和1954年9月先后宣布对粮食、油料、棉花实行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
统购统销具有与一般农产品购销形式不同的特点:❶统购统销的数量、品种和价格由政府确定, 并且强调农民向国家交售粮、棉、油是应尽的义务。
❷政府通过政策、法令和行政的规定, 干预和影响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民家庭的农产品分配和消费。
❸在1983年以前只授权国家粮食部门经营商品粮食, 并且赋予行政管理的职能, 形成从中央到乡镇、行政与企业职能合一的粮食系统; 1984年7月以前授权国营商业机构委托供销合作社经营棉花。
❹贯彻执行和实施统购统销主要靠行政手段。
❺国家通过计划收购价格对种植粮、棉、油的农业利润进行再分配; 另一方面又通过计划供应价格(棉花是调拨价格)对粮、棉、油的消费者进行收入补贴或成本补贴。
❻粮、棉、油等统购统销的农产品在地区之间的流通, 是通过国家有计划地分配调拨来实现的。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取消粮食和棉花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 油料也从1986年起改为合同定购。粮食和食油仍继续实行计划供应。棉布和絮棉则从1983年12月1日起, 由商业部通告全国范围内临时免收布票和絮棉票。1984年中国政府决定不发布票和絮棉票。

统购统销

1953年10月以后,中共中央先后作出决定,对粮食、油料、棉花和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供应。这是在物资比较缺乏的情况下采取的必要的过渡性政策。

统购统销

是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简称。湖南的统购统销是从1953年秋收后开展起来的。根据中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定》,省委于1953年10月25日至11月3日,召开了中共湖南省委第五次代表公议,具体研究粮食统购统销的方针政策、任务和作法,发动群众自报公议,确定各户购粮任务,到1953年底,全省共收购粮食31.19亿斤,超过计划的1.37%,按计划年度计算,“一五”时期,全省累计共收购粮食199.98亿斤,既完成了上交国家的任务,又保证了全省城乡人民的生活生产用粮的需要。粮食的计划供应工作,城市是从1953年11月中旬开始的,逐步实行合理的定时、定点、按月凭证(票)供应。农村计划供应基本上与计划收购同时进行,按分配控制数字,民主评议到缺粮户,按户分月凭证供应。在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同时,对食用植物油脂油料、棉花进行统购统销。1956年起对牲猪实行派购,1956年又对烤烟、甘蔗、茶叶、黄麻、蚕茧、楠竹、木材、重要中药材和羊毛、牛皮等农副产品实行统一收购,到1957年收购的农副产品进一步扩大到数十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4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