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美国之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美国之音美国国际交流署的对外广播机构。1942年创立,总部在华盛顿。二次大战期间隶属美国战时情报局,战后,改属美国国务院,1953年由美国新闻署领导,1978年归国际交流署领导。主要任务是在世界范围宣传美国对外政策和美国生活方式;主要广播对象是苏联、东欧和中国。每周用38种语言对国外进行累计830个小时的广播。另有近4000家电台转播或重播它的节目。 美国之音美国政府的对外广播机构。1942年2月24日创办时为一家私营广播公司,二次大战期间隶属美国战时情报局,战后改属国务院、新闻署,1978年4月后归国际交流署领导。总部设在华盛顿,有26个播音室,10个录音室,10个剪辑室,几十个编辑室; 在日本、菲律宾、泰国、斯里兰卡、利比里亚、摩洛哥、英国、西德、希腊、台湾等地有转播台和监听站; 共有15个发射台,104部发射机,133个转播台站。每周用38种语言对国外广播830个小时。美国之音专门向国外 (主要对象是苏联、东欧、中国和阿拉伯国家) 宣传美国的对外政策和生活方式,企图用美国式的“民主”制度来改造世界。对华广播每天约10个小时,全部用普通话播音,内容除新闻和评论外,还有教授英语课程等节目。 美国之音美国官方国际广播电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广播电台之一,简称VOA。成立于1942年,总部在华盛顿,由美国新闻署控制。主要对敌对国家和被占领地区广播,二次大战后,重点广播对象是前苏联、原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之音使用43种语言,每天广播约180小时,其中汉语普通话每天约10小时。遇有发生重大国际事件时,还临时增加广播语言、时间或广播频率。总发射功率近3万千瓦。主要由政府拨款,每年耗费上亿美元,是美国官方的对外宣传工具。 美国之音美国官方国际广播电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广播电台之一,简称VOA。成立于1942年,总部在华盛顿,由美国新闻署控制。主要对敌对国家和被占领地区广播,二次大战后,重点广播对象是前苏联、原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之音使用43种语言,每天广播约180小时,其中汉语普通话每天约10小时。遇有发生重大国际事件时,还临时增加广播语言、时间或广播频率。总发射功率近3万千瓦。主要由政府拨款,每年耗费上亿美元,是美国官方的对外宣传工具。 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隶属国务院的国际无线电短波广播系统,根据国会于1948年1月27日通过的一项法案建立,每天通过对全世界的无线电广播与被占领国家和敌对国家的听众建立联系。1950年,国会拨款280万美元,用于购买收音机和在共产党国家和其他重要地区分发收音机。1952年,美国之音共雇有1700名工作人员,在纽约市、华盛顿和德国慕尼黑播送各种节目。美国之音通过在美国和欧洲的中转站,用46种语言向35个国家的3亿听众广播,每天播出35个节目。1952年,美国之音每天收到约1000封听众来信,每两个月发出 125万份节目表。美国之音共有 74个无线电短波发射站,其中36个在国外。美国之音隶属于国务院新闻教育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