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史嵩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史嵩之分类:【文化精萃】 南宋宰相。字子由(一作子申),宋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为权臣史弥远之侄。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调光化军司户参军。嘉定十六年(1223),充京西、湖北路制置司准备差遣。宝庆三年(1227)主管机宜文字,通判襄阳府。绍定元年(1228)以经营屯田有功,擢为权知枣阳军,二年(1229),迁军器监丞兼权知枣阳军,乃主屯田事,三年(1230)枣阳屯田成,又得提升,至绍定六年(1233)为刑部侍郎。端平初年金亡,南宋政府欲乘机出兵,收复其地,上疏言连水潦螟蝗之灾,饥馑流亡之患,民不聊生,不宜出兵,不听,后果败。理宗悔不用嵩之言。又令嵩之帅师出兵江陵,嵩之奏诛弃城丢师之官,稳定了局势。嘉熙二年(1238),拜参知政事,督视京西、荆湖南北、江西路军马,嘉熙三年(1239)拜右丞相兼枢密,都督两淮四川京西湖北军马。荐士三十有二人,其中董槐、吴潜等后均官至相位,且均号为贤相。淳钓二年(1242)封永国公。因其力主和议,太学、武学、京学、宗学诸生三百余人及地方官吏均上书反对嵩之。又传言嵩之毒杀其从子,遂为公论所不容,闲居十三年。宝钓四年(1256)春,授观文殿大学士,同年卒。赠少师、安德军节度使,进封鲁国公,谥忠简,后以家讳改谥庄肃,恭宗德祜年间,奇其谥号。嵩之力主议和,是为无织。然其较之秦桧一类国贼,似应略有区别。所著《玉斧箴》等今均不存。传载《宋史》卷四一四、《宋史新编》卷一五一等。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