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羞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羞耻Xiuchi个人的道德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表示一个人谴责自己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的一种道德情感。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羞耻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07页)。“耻”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的《管子·牧氏》篇。所谓“耻不从枉”,即知耻的人不要跟着不正派的人走。羞耻心是个人或集团的道德自我意识的特定反映。它既用来表现个人或集团对自身不良行为进行谴责的一种道德情感,也可以表示个人或集团由于自身所遭受的耻辱而引起的愤怒的道德情感。羞耻带有阶级性,剥削阶级以特权、财富和不劳而获为荣,视劳动为耻,以有钱为荣,以贫困为耻,以位高为荣,以位卑为耻等等,这种以歪曲的形式所表现的羞耻心,便失去了特定的道德意义,其残余影响至今仍然存在。羞耻的反面是自豪,是对自己本身的一种积极态度。羞耻不同于良心,它具有比较表面的性质。一个人评价自己的行为是从周围的人怎样对待或者可能会怎样对待这些行为的那种观点出发的。羞耻感是个人固有的一种属性,因而,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同于剥削阶级伦理学关于羞耻的道德内涵,认为“羞耻心”与其他道德现象一样,是人们的客观的社会关系在道德意识上的反映。共产主义道德使人们摆脱了剥削阶级的那种虚伪的羞耻,只有在羞耻感真正涉及到损害社会利益和其他人的利益的不道德行为的场合,这种感情才是正当的,并要以此来鞭策自己,从而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