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年性痴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老年性痴呆中医名痴呆或呆病(参见郁证)。为老年人肾气衰弱,肝肾精血不足,脑髓不充,心神失养,及或夹杂痰湿瘀血阻窍而成。中医对本病的辨证论治一般分3种。 老年性痴呆是由于躯体或脑部病变、中毒和情绪障碍等引起的脑功能失调。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记忆力,抽象思维,定向力等的障碍,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老年性痴呆是指60岁以后发病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表现的大脑变性病中最常见的疾病。该病如果发生在60岁以前称为早老性痴呆。两者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均相同,故属同一疾病,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近年的研究表明:某些老年性痴呆具有遗传的基础,而另一些老年性痴呆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有的老年性痴呆的病人的脑部存在大量的铝,但是铝是作为引起老年性痴呆的毒素,还是老年性痴呆本身引起的脑部变化,目前尚未得出最后的结论。老年性痴呆起病缓慢,常无明确的起病日期。以遗忘为最早最突出的症状,近记忆力丧失更为突出。患者不能记忆近时发生的事物,如刚说过的话一会儿就忘了,早晨吃了什么食物没到中午就想不起来了。以后逐渐对往事也发生遗忘,严重时可出现完全性遗忘,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和姓名。随着记忆力障碍逐渐出现认知能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智力衰退、反应迟钝、理解力、判断力的障碍。多数是从对复杂精细的问题进行抽象思考感到困难开始,以后发展到对日常生活和常识的理解也发生障碍,而丧失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患者也可发生对时间、人物和地点的分辨产生不同程度障碍和言语词汇的减少,言语单调,重复语言或难以理解的喃喃自语。由于上述各种神经心理障碍的影响患者可出现人格的改变,大多数表现为行为退缩,感情淡漠,无主动性和缺乏注意力。在老年性痴呆的晚期才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可有不自主地吸吮、噘嘴等动作,可出现肌张力增高、震颤、强握反射和病理反射阳性。个别病例可见偏瘫和癫痫发作。最终完全卧床,生活需完全靠别人照顾。老年性痴呆平均病程5~10年,终未期多伴有恶病质,往往死于并发症。目前对老年性痴呆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良好的护理和心理治疗以及精神症状和并发症的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延缓生命。引起痴呆的疾病除老年性痴呆外,还有血管性痴呆,假性痴呆,正常颅压脑积水,颅内占位性病变以及全身性疾病等100种之多,其中很多疾病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可以缓解病情或治愈。所以中年以后特别是老年人出现记忆力下降,工作能力下降以及理解力、判断力障碍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地检查,以得到及时的正确的治疗。 老年性痴呆痴呆系大脑认识功能全面受损的表现,以智力减退为显著特征,是由于大脑器质性病变的躯体性疾病造成的。它损害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除智力减退外,还涉及到感知觉、语言记忆、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痴呆多见于中老年人,并随增龄发生的比例越来越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