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肠套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肠套叠

小儿常见的急腹症。系一部分肠管套入邻近肠管之中。肠炎、突然改变饮食、腹部受凉等均可能成为诱因。发病多为2岁以下(尤以4—10个月乳儿)小儿。症状表现:
❶阵发性腹痛:起病突然,婴儿表现为哭吵不安,面色苍白,手足乱动,呈痛苦状。腹痛间歇期可恢复正常。如此反复发作。
❷呕吐:阵发性腹痛发作后不久即有呕吐,呕吐物初为乳块,以后可含胆汁。
❸便血:一般在起病6—12小时内,排出血与粘液相混的血便,外观呈“果酱样”。
❹腹部肿块:腹痛发作间歇期,在右上腹可触及腊肠样套叠的包块,无压痛。
❺晚期出现脱水、休克等症状。治疗:肠套叠起病后,未超过12—24小时之内,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休克等中毒症状者,可用非手术疗法复位。其中加压空气复位法方便、安全多被首选。若肠套叠超过48—72小时,或虽发病时间不长,但病儿一般情况差,则考虑手术治疗。

肠套叠

(changtaodie)是指部分肠管套入相邻的肠腔内而形成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多发生在2岁以下,特别是4~10个月的婴儿。病因:
❶与小儿生理解剖特点有关,如肠系膜活动度大;
❷婴儿易因腹泻、饮食不当等致肠蠕动紊乱。症状: 腹痛 (反复发作性)、呕吐、果酱样粘稠血便(发病后6~12小时)及腹部肿块(为有重要诊断意义的腹部体征)。早期,患儿一般状况尚可,但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病情恶化,可出现中毒症状及休克。治疗:如能早期作出诊断,且一般状况良好者,可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法;对不适合做空气灌肠复位者,或空气灌肠复位未成功者则行手术治疗。

肠套叠intestinal in vagination

一段肠管套入相接连的另一段肠腔内引起的肠变位性疾病。马、犊牛和年幼的犬、猫多发。临床上有空肠套入回肠,回肠套入盲肠,盲肠尖部套入盲肠体部;还有马盲肠套入右下结肠,十二指肠套入胃内,小结肠套入胃状臌大部等。相互套入的肠段发生循环障碍和渗出,使肠管黏连,肠腔闭塞不通,表现为肠变位的一般症状(见“肠变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