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念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胡念贻1924—1982

字孟周。广州人。194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在游国恩教授的指导下,专攻先秦文学。1953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后为该所研究员。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典文学论丛》、《关于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先秦文学论集》、《中国古代文学论稿》、《楚辞选注及考证》。胡念贻先生对先秦散文的研究卓有成就,在其《先秦文学论集》和《中国古代文学论稿》中,均收入了他对先秦散文著作如《尚书》、《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的研究论文。另外,他对汉赋、汉代贾谊的散文、《史记》以及欧阳修的散文也有较为专门的研究。《关于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里有两篇文章从“古典文学研究的综合性”上阐述了作者对古代散文的一些思考,《古代散文研究的两个问题》首先论述了散文的范畴,作者指出历来对“散文”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界说,他认为文学史上的散文,“应指那些具有文学价值或者在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品而言,并非泛指一般文字,也不能局限于狭义散文。对于汉以前的文字,尺度可以较宽,魏晋以后,标准应该比较严格一些。”其次,作者探讨了“如何从文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古代散文”的问题,指出“讨论一部著作的文学成就,应该注意它在思想内容等方面的问题,也应该注意它在语言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抛开文学本身方面的问题,而过分注意别的方面”。如何从文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广义的散文呢?作者认为“首先是分析作品里面的形象,其次是看作品里面怎样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文学史编写中的散文问题》继续探讨了散文的界限,指出“我国古代文学散文和非文学散文混淆不清,有它的历史原因”,而我们今天“要从经史子集中分辨出哪些是应该在文学史里叙述的文学散文,哪些不是,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其标准除形象和感情外,“还应该看到古人某些理论文字在艺术结构和语言修辞等方面的工力,在文学史上发生了较大的影响”,作者引用了许多例证来阐释自己的看法。(参看《先秦文学论集》、《中国古代文学论稿》两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