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脉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脉诀

诊法著作。❶又名《崔真人脉诀》、《崔氏脉诀》、《紫虚脉诀》。宋崔嘉彦撰。一卷。嘉彦字希范,南康(今属江西)人。宋徽宗时道士,封紫虚真人,亦称紫虚隐居。是书包括脉理,诊脉方法,三部九候与脏腑配属关系。二十七种常见病脉体象,诸病主脉及脉象诊断意义,妇儿脉法,四时五脏的平脉,病脉,死脉等内容,均以四言歌诀形式阐述,文字通俗易懂,概括性强,利于初学者习诵。亦有语意不明等不足,为脉学专著,对后世影响较大。明代时曾经李言闻补订改名《四言举要》,后由李时珍辑入《濒湖脉学》中,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东垣十书》本,一九一六年广益书局石印《陈修园医书四十种》单行本。
❷《王叔和脉诀》简称,详见该条。
❸又名《刘三点脉法》,《复真刘三点先生脉诀》。南宋刘开撰。开字立之,元帝赐号复真先生,南康(今属江西)人。习释老学,从崔嘉彦学习医术,精于脉。著有《方脉举要》等,于淳祐元年(1241)撰成是书。书中将七表八里脉法总括为浮、沉、迟、数四大类,按寸、关、尺三部分述四脉主病,简明易懂。
❹清代刘璞、叶盛、董西园、朱铭石、陈璞等分别撰有《脉诀》,但流传不广。

脉诀

是多种歌诀体脉学著作的书名。历代以 《脉诀》作为书名的著作相当多。其中以《王叔和脉诀》和《崔嘉彦脉诀》影响最大。《王叔和脉诀》 1卷,简称《脉诀》,旧题晋王叔和撰,据考为六朝高阳生所为。该书的主体内容取自王叔和《脉经》,采用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作者将24种脉象分为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 (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三类,使脉象之间第一次有了某种联系。由于该书采用歌诀体论述脉学内容,简便易习,在宋元之间流传甚广,以致于许多医家只知道王叔和有 《脉诀》而不知其有《脉经》,并且还产生了不少注释《脉诀》的著作。如明熊宗立的《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有《图注脉诀》等。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2卷,对《脉诀》的错误进行了详明注释,其中有许多好的见解。这些《脉诀》注本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崔嘉彦脉诀》 1卷,又名《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经考证该书托名宋崔嘉彦(子虚)撰,实为崔氏三传弟子张道中所著。该书原名《玄白子西原正派脉诀》,简称《西原脉诀》,撰于天历三年(1330)。张道中继承了崔嘉彦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的脉学体系,将脉理、脉象及常见病的脉象等编成四言歌诀,以便于初学者学习、记忆。该书对明清脉学影响很大,许多脉学书籍都是由此书衍化而来。该书经明李言闻删补,改名为《四言举要》,附于其子李时珍《濒湖脉学》之后,广为流传。明李中梓又删订改编且加注释,取名《新著四言脉诀》。还有潘辑《崔真人脉诀详解》和王道纯《脉诀四言举要》皆为此书的注释本。另外,南宋刘开,明唐继山,清叶盛、刘璞、董西园、朱铭石等均著有 《脉诀》。

脉诀

见 《崔真人脉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