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脑电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脑电图naodiantu英文缩写EEG。通过置于头皮一定部位的电极所记录的脑电变化曲线。它不仅是临床诊断分析脑部及某些全身性疾患的常用检查手段,也是生理学、心理学,特别是思维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脑电图通过对脑细胞电活动的综合测量,反映出脑的活动情况。正常脑电图有4种波形:(1)α波:频率8~13次/秒,波幅20~100微伏。是成人脑电图的基本波形,在清醒闭目、安静时可测得 。(2)β波:频率14~30次/秒,波幅5~20微伏。它表示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成人睁眼视物、思考问题或受到外界刺激时,可以测得; 但安静时只有在额区才出现β波。(3)θ波:频率4~7次/秒,波幅100~150微伏。成人困倦时可出现θ波。若清醒时出现θ波则为异常;但10岁以下儿童的脑电图却以θ波为主。(4)δ波:频率0.5~3次/秒,波幅20~200微伏。婴儿的脑电图常见δ波,而成人只有在熟睡、麻醉或极度疲劳时才会出现这种波形。脑电图检查对于癫痫、脑部肿瘤、脑外伤、脑血管病变等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很有帮助。比如,脑肿瘤病人即便清醒时,在肿瘤部位也可出现θ波或δ波;而癫痫病人常有波幅较大的尖波、棘波和密集的波形等。脑电图技术近年取得很大进展,已经有可以直接从大脑皮层表面测量和记录脑电活动的“皮层电图”,甚至已经有可以不接触头皮,在被测者不知道的情况下“远距离”测定脑电图的仪器,这种方法可用来观察驾驶员的思维活动,防止事故发生。80年代末期,科学家已可以通过脑电图的分析“翻译”出一些 “词”,并预言不久将可以用仪器 “捕捉” 空中“游荡”着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的脑电波,并破译出他所思考的内容。这些方面的进展必将在对精神病的治疗、学习过程的研究、思维能力的开发等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图504 癫痫病人脑电图波形 脑电图大脑皮层位于大脑的表层,有140亿左右的神经元,它们在没有明显的外界刺激时也经常有生物电变化(这些变化决定着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人们称之为自发电活动。将电极放在头部皮肤上可记录到这种电活动,记录出的图形称为脑电图(见图1.14-2),脑电图中的脑电波按频率不同可分为β、α、θ和δ四种(分别为14—30、8—13、4—7和1—3次/秒)。在成年人,α波是安静觉醒状态闭眼时的主要节律;β波主要出现在兴奋或情绪激动时;θ波和δ波则只见于睡眠时期(在婴幼儿,δ波和θ波是觉醒时的主要节律)。成年后,每个人的脑电图是相当稳定的,但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意识状态(觉醒、睡眠、麻醉、昏迷)下脑电图却有很大的变化,此外血液葡萄糖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较大时脑电图也有明显的变化。在某些病人,特别是患癫痫和大脑占位性病变(例如肿瘤)的患者,脑电图上有特殊的变化,对医生诊断疾病有很重要的价值。 图1.14-2 人脑电图描记 脑电图naodiantu(EEG) 应用电子放大技术,将脑部自发的生物电流活动放大100万倍而描记在纸上的图形,用以研究大脑功能有无障碍的方法。正常成人在清醒、安静、闭眼的情况下,大脑半球后部,即枕叶、颞叶及顶叶的后部为α波,频率8~13次/秒,波幅5~20微伏;大脑半球前部即额叶常见β波,频率14~30次/秒,波幅5~20微伏。慢波指4~7次/秒的θ波及0.5~3次/秒的δ波。成人两半球前部可有少量θ波但不应超过10%, δ波在正常成人只有睡眠时才有。慢波增多或清醒时出现δ波为病理现象。慢波表示该电极处的神经元受破坏或功能被抑制。儿童脑电波以慢波为主,随着年龄增长,慢波逐渐减少,α波逐渐增多。5~6岁以后枕部α波较多了,14~18岁接近成人脑电波。 脑电图脑电波的记录图,随着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生物电活动,大脑皮层常有持续的节律性电位改变,称自发脑电活动。临床上在头皮上用双极或单极记录法来观察大脑皮层的电位变化。 脑电图指用特殊电子仪器(脑电图机)所描记下来的脑部生物电变化的曲线图。通过分析脑电图的波形、频率、波幅等变化,对于了解脑的活动情况和诊断脑部疾病均有一定帮助。脑电图波形的变化规律一般是频率慢的波,其波幅较高;而频率快的波,其波幅较低。根据脑电波的频率和波幅可将其分为: 脑电图脑电图是将脑部自发性生物电活动通过电子放大技术描记于纸上而得到的图形。在头皮规定的部位放置4~8对或更多的电极,应用单极和双极连接方法描记额、颞、顶、枕部的电位活动。记录额叶和颞叶底部的电活动可采用鼻咽或蝶骨电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将常规脑电图的时间,振幅通过计算机处理转换成频率功率常数,然后画出它们在脑内的空间分布图,简称脑地形图。地形图直观醒目,定位准确,能够把脑损害的程度和面积在图上以数字的等级显示出来,其灵敏度高于常规脑电图。正常人大脑发放的基本节律是:α节律,频率为8~13次/秒;波幅20~100μV,主要见于枕部及顶部;β节律,频率为14~30次/秒,波幅为5~20μV;可见于额部及颞部。在异常情况下,可发放其它慢频律的波型:θ波:4~7次/秒;δ波:0.5~3次/秒。其它异常的波形有棘波,尖波、棘—慢波和尖—慢波等。儿童脑电图以慢波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波逐渐减少,α波逐渐增多,4~6岁时α节律已较多,至14~18岁即接近成人脑电图。正常老年人脑电图的特点为α节律变慢,电压趋向降低,α指数减少,β活动稍有增加,弥散慢活动增多。可以根据脑电图的频率,波幅、波形,发作性发放及位相关系来确定是否异常。脑电图检查可发现脑部的弥漫或局限损害。对癫痫、脑炎、脑瘤及脑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特别对癫病诊断帮助尤大。约在50%以上的癫痫病人,在发作间歇期亦有异常脑电活动,出现棘波、尖波、棘一慢波、尖一慢波等病理波。有些癫痫病人,在发作间歇期脑电图无异常波形,可用过度换气、闪光刺激、睡眼等诱发方法使潜在的异常波形呈现出来,脑电图不仅能说明脑部本身疾病所致局限或弥散的病理表现,而且对脑外疾病如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及中毒等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变化也有诊断价值。非器质性精神病的脑电图系正常或偶见轻度异常,故脑电图对鉴别脑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有一定作用。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通过仪器记录下来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脑电波图。按频率的不同可分为:δ波(每秒0.5~3次),θ波(4~7次),α波(8~13次)和β波(14~30次)4种。一般认为快波(β波)主要表示大脑皮层处于活动状态,α波主要表示皮层处于安静状态,而慢波则为睡眠时的主要波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