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脑电图与精神疾病的诊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脑电图与精神疾病的诊断

大脑皮质在没有任何明显外加刺激的情况下,仍会产生持续的节律性电位波,称为自发脑电活动。将引导电极置于头皮上,通过脑电图机的多极放大,可把脑电波(包括曲线变化的频率、波幅、波形及其分布和位相关系)描记下来,称为脑电图。此检查简便、经济、无创伤、无任何不适感,是神经精神科的一项常规检查方法,成为了解大脑机能状态的重要途径。老年人随着大脑形态上的萎缩、软化,其活动等也发生相应改变,因此,对正常老年人进行脑电图检查,不仅可观察神经细胞老化情况,而且可作为今后可能发生的老年性痴呆的一个正常对照依据,是很有诊断价值的。此外,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精神病,也各有其相应的脑电图变化。阿尔采木氏病时脑电图变化明显,异常脑电图发生率较高。匹克氏病的脑电图改变较阿尔采木氏病轻,可有局限性改变及左右不对称。老年痴呆病人的脑电图特点为进行性发展的弥漫脑电活动变慢,严重时节律消失,快活动也减少,甚至消失。血管性痴呆病人的脑电图也有变慢趋势,但不如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明显。老年抑郁症所表现的假性痴呆,其脑电图并没有相应的痴呆图形变化,可与上述老年痴呆等鉴别。而精神分裂症病人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为5%~80%,波幅变异较小,女性波幅较高,缺乏正常人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病人在觉醒状态的脑电图与正常人比较,有若干定量特征上的差异。总之,临床上多年研究表明,对不同精神疾病的脑电波曲线分析,可找出一定的规律性,并可借特异性变化对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