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自然状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自然状态17—18世纪自然法学派提出的理论假设。意指人类在形成国家之前所处的、由孤立、单个的人组成的社会状态。参见“外国哲学史”中的“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用语。把国家产生以前人类所处的状态称为“自然状态”。主要代表有霍布斯、洛克和卢梭。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受利己心支配,人对人就像狼一样。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美的平等状态,但财产尚无保障。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没有私有制和国家权力的、最宜于人类的“黄金时代”。霍布斯和洛克认为,人们为了建立和平秩序或保护人的自然权利便订立契约,组成国家。卢梭认为,国家的产生是自然状态的自然过渡。“自然状态”说是一种唯心史观,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的新兴国家辩护。参见“法学”中的“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又称“客观条件”。各备选方案在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状况。如:气候与环境的影响、市场繁荣与衰退的影响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等。 自然状态十七——十八世纪西欧一些思想家流行的术语。指国家和社会产生以前人类所处的状态。“自然状态”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霍布斯、洛克和法国的卢梭等。他们都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设想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所处的原始秩序和状态。霍布斯认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们由于利己的本性而相互仇视,“人对人像狼一样”,为了私欲争斗不息,总处于“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之中。后来,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经过长期的冲突而饱受苦难之后,人们的理性终于给他们提示了自然规律,人们按照理性而相互交出各自权利,订立契约,建立公共的权力,结束这种战争状态。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人平等、自由、和平的状态。但由于人们利己的本性,因而有的人会违反“正义”原则,去侵犯别人的权利,这就造成了对人们私有财产的威胁。这种情况就迫使人们互相订约,成立国家,保障个人财产和权力不受侵犯。卢梭则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处于没有任何社会联系的原始状态,是人类童年最美好的“黄金时代”。人们在自然状态下离群索居,没有语言和任何社会联系,没有农业、工业,没有战争,也没有野心、贪婪、嫉妒、竞争等文明社会司空见惯的欲望和观念。他们过着粗野而又自由、平等的生活。后来的文明进步是人类和人性的堕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