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国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已发展到目前多 “口岸”、多渠道、多层次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在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逐步将开放城市和地区由点向面,由沿海向沿边和内地扩展; 将开放行业由单纯的外贸机构向经济改革的各部门扩展,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多领域、双向交流的 “大经贸” 格局。因此全方位开放格局即包括开放地域的扩大、开放行业的增多、开放渠道的多层次化和双向交流的格局,从而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促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
全方位开放就地域扩展步骤而言主要经历了八个阶段。1980年,国家确立了兴办深圳、珠海、讪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的开放格局,以这四个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 “桥头堡” 和 “窗口”; 1984年4月,进一步增加开放 “口岸”,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从而从北而南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个开放地带,加大了开放力度;1985年春开放由 “点” “线” 向 “面” 扩展,确立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漳 (州) 厦 (门) 泉 (州) 三角地带三个开放区域; 1986年陆续开放了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988年建立海南省,并将其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实行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随后又新开放沿海140个市县,使我国沿海开放市县增加到288个; 1992年以后,我国将开放地区逐步推向沿边和内陆地区,到1994年底我国对外开放边境口岸已由1978年的51个扩大到219个; 到1997年,长江沿岸的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五个城市及哈尔滨、呼和浩特、石家庄、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西安、兰州、贵阳、西宁、银川等内陆省会城市也全部开放。
9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以社会制度的差异或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建立经贸来往的条件,对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开放。现在我国已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贸易往来,而重点则放在努力开展对亚太地区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上。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