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艾青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艾青1910—Ai Qing

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出生后经算命先生测为“克星”,即被父母送到一位被称为大堰河的贫苦农妇家里寄养。这一特殊经历使艾青得以自幼接近劳动人民,培养了对农民和农村深厚的感情,并且奠定了他日后诗歌创作重要的生活素材和思想基础。
1928年初中毕业后,因喜爱美术,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192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一边学习绘画、法文,一边大量阅读哲学和文学书籍。在法国期间,艾青受到了一些外国诗人特别是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诗作的影响,也初步受到进步的革命思想熏陶,并开始创作诗歌。
1932年初艾青回国后,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同时潜心创作新诗。1932年5月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和鲁迅所支持的美术团体“春地画会”。同年7月艾青同其他几十位青年美术工作者一起,因“危害民国”、“颠覆政府”的罪名被反动当局逮捕入狱,经受了3年多的囚禁生活。艾青早年的重要诗作大多写成于上海狱中。在狱中写下的《芦笛》、《透明的夜》、《巴黎》、《叫喊》、《大堰河——我的保姆》等九首诗,1936年以《大堰河》为名结集出版,这是艾青的第一部诗集,深沉的感情和新颖的旋律,奠定了艾青诗歌创作的基本风格,引起了当时文坛的强烈反响,其中最优秀的一首《大堰河——我的保姆》使艾青一举享誉诗坛。
1935年10月出狱后到抗战前夕,艾青所写诗歌见于诗集《旷野》(1940)中的《马槽集》,这些诗作在进一步描写农村苦难生活的同时,以浓烈的时代气息更多地表现出对光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这种不倦的追求显示了艾青诗作的风格变化,成为其后来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抗战爆发后,艾青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工作,行踪遍及半个中国,扩大了政治和艺术视野,进一步引发了创作激情。在抗战前期的几年中,他的诗作数量猛增,艺术更为成熟,接连创作了《北方》(1939)、《他死在第二次》(1939)、《旷野》(1940)、《向太阳》(1940)、《火把》(1941)、《黎明的通知》(1943)、《溃灭》(1941)、《献给乡村的诗》(1945)、《反法西斯》(1946)等9部诗集,并完成一本诗歌理论著作《诗论》。这些作品,是艾青本人,也是整个抗战前期诗歌创作的重要收获。1941年艾青来到延安,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以新的生活素材写下了《毛泽东》、《雪里钻》等热情歌颂共产党和革命事业的诗作。抗战胜利以后的诗作主要收在《欢呼集》(1950)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艾青继续以饱满的生活热情创作诗歌,写下了《宝石的红星》(1953)、《南美洲的旅行》(1954)、《春天》(1956)、《海岬上》(1957)等诗集、组诗。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又屡遭批判,直至1976年10月重获创作自由。此后艾青的诗歌创作爆发了第二次高潮,他接连创作并出版了《归来的歌》(1980)、《彩色的诗》(1980)、《雪莲》(1983)等诗集和一本新的理论著作《艾青谈诗》(1982),其中《光的赞歌》、《鱼化石》、《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诗作在新时期诗坛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建国后,艾青曾先后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等职。
艾青的诗作以鲜明的时代感和富于激情的艺术表现力,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诗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新诗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阶段,他是继郭沫若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中学语文课本选入了艾青的《黎明的通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代表诗篇作为保留课文。

艾青1910—Aiqing

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1929年赴法国专修绘画,并始写诗。1932年回国。艾青的创作大致有四个阶段。1932—1937为第一阶段,是成名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囚禁3年,创作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1937年—1945年为第二阶段,先后在上海、西安、桂林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到延安,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并主编《诗刊》,创作了 《向太阳》、《北方》、《火把》、《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反法西斯》等9部诗集,是诗歌创作的高潮期。1945—1976年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他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了诸多变化曲折。1946年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副院长。解放后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文联委员,出访苏联、智利,1958年被错化为右派,下放劳动, 1975年在北京定居。这期间的创作有诗集《宝石的红星》、《南美洲的旅行》、《春天》、《海岬上》和长诗 《大西洋》。1976年10月以后为第四段,平反后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等。著有诗集《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早期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作。作者以真挚虔诚的心,怀念和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并为她受尽人间凌辱的悲苦命运抒发着愤懑和不平。《向太阳》是作者的第一首长诗,它以最高的热度赞美着光明,赞美着民主,充满了热情、乐观和希望,表现出对于光明、太阳的追求和向往。《火把》描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人民大众的集体行动中受到教育, 坚定了革命信念的故事。不仅鼓舞人们寻找方向,而且也照亮了作者自己的革命道路。《光的赞歌》、《在浪尖上》是后期创作的代表作,前者表现了反对现代迷信、追求真理阳光的情感;后者以“天安门事件”为背景,将愤怒和仇恨投向 “四人帮”,无限怀念老一辈革命家,热情歌颂当代先进青年。艾青的诗歌总是蕴藏着一种深沉的感情,忧郁的感情和热烈的孜孜不倦的向往、追求和讴歌并存。在艺术上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往往在一首或一段的最后升起一个意念,或一个思想;善于用色泽、光彩的渲染以至构图、线条的安排来增加形象的鲜明性。擅长用散文式的诗句自由地抒写。他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艾青的作品还有诗集《落叶集》,散文集《走向胜利》,文学论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译诗集《原野与城市》以及多种版本的 《艾青诗选》。

艾青

当代著名诗人。生于1910年,卒于1996年。原名蒋海澄,曾用笔名莪伽、克阿、纳雍、林壁、艾青等。浙江金华人。从小热爱绘画,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专学习绘画,次年春天,赴法国巴黎继续学习绘画。在这期间,除学习绘画之外,开始写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艾青在法国参加了“世界反帝大同盟”,并于次年写出了《会合》一诗,以笔名“莪伽”在《北斗》上发表,这是艾青的处女作,在这期间,他还创作了《马赛》、《巴黎》等诗歌作品。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同一天,艾青从马赛动身回国,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与同人创建“春地画会”。1933年,在《春光》杂志上发表了他早期诗歌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个笔名。此诗一经发表,立刻轰动诗坛。1936年,艾青自费出版了他的第 一本诗集《大堰河》,诗集出版后,受到当时文艺界的重视。1938年后,他在临汾、西安、桂林、重庆等地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 《向太阳》、《吹号者》、《火把》等优秀诗歌作品,并出版了《北方》、《旷野》等诗集。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 “皖南事变”,艾青等一批进步文化人士,在周恩来同志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延安,并被安排在 “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 工作。1945年,艾青在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期间的主要诗歌创作有 《毛泽东》,出版诗集 《愿春天早点来》、《献给乡村的诗》、《黎明的通知》等。新中国诞生以后,艾青出任新创刊的《人民文学》副主编,并出版了《艾青诗选》。1978年4月,《文汇报》发表了艾青“文革”复出以来的第一首诗《红旗》,之后诗人焕发了极大的创作热情,连续发表《烧荒》、《年轻的城》、《垦荒者之歌》、《钢都夜》、《在浪尖上》、《光的赞歌》、《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等等 一大批诗歌佳作。1979年,艾青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同年11月,当选全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这期间出版了 《归来的歌》、《彩色的诗》等诗集。艾青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巨大影响的诗人,他对中国诗坛做出重大贡献,在世界诗坛也有很大的影响。

艾青1910—

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生于1910年12月。从小接近了劳苦民众,这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的生活源泉和思想基础。中学时代经受了大革命的风暴,阅读了唯物史观的书籍,启发了他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并引导他走上革命的道路。少年时他喜爱美术,曾在杭州西湖艺术学校攻读绘画艺术,进而促使他于1929年留学法国。在法国留学期间,他大量阅读了俄苏文学作品和法国诗歌,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932年初,他回到民族危机深重的祖国,参加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成为“春地画会”的重要成员。因参加进步活动而遭逮捕,经受了三年多的囚禁生活,他早期的重要诗作都是在监狱中创作完成的。1936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收诗歌9首。它以深沉的感情和新颖的风格,受到人们的喜爱。抗战爆发后,作者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创作的道路。遍及半个中国的行踪,使他扩大了现实的视野,更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同时使他的创作激情高涨,这一时期的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重要的进展。其中《北方》、《向太阳》、《他死在第二次》、《旷野》、《黎明的通知》、《火把》、《溃灭》、《反法西斯》等诗集,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1941年艾青在周恩来同志的帮助下,来到革命圣地延安,这不仅是跨跃到一个新的地区,也是跨跃到一个新的时代,诗人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和创作的境界。创作风格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作者对过去喜爱的题材——农村和原野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提炼出新的诗意,并以极大的热情歌唱延安的革命。代表作有《河》、《献给乡村的诗》、《毛泽东》、《向世界宣布吧》、《起来,保卫边区》等。解放后,艾青创作了大量诗歌,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之后,诗人又焕发了艺术青春,创作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归来之歌》等,1985年3月被授予“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章。作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艾青的诗歌创作标志着“五四”以来,自由体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新诗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艾青1910~1996

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曾用笔名莪伽、林璧等。生于浙江省金华县一地主家庭。1928年入西湖艺术院习画,192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同时开始写诗。1932年回国,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逮捕入狱。狱中写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大堰河象征旧中国的农民,用沉郁的笔调和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她纯朴美好的形象及其悲惨命运,对不公道的世界发出愤怒的诅咒。诗篇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战斗精神,显示了作者的优异诗才,成为其优秀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自费出版了诗集《大堰河》,收录了狱中和早期的诗作。抗战爆发后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创作了《北方》、《向太阳》、《他死在第二次》、《火把》等诗集,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其中,长诗《他死在第二次》(1939)描写士兵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为祖国献身的牺牲精神; 长诗《火把》 (1941)刻画知识青年唐尼拭去为爱情而痛苦的泪水,跟随在暗夜中举起火把前进的人民走上革命道路,表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和抗战必胜的信念。1941年到延安后,他的创作风格起了很大变化,作有《雪里钻》、《献给乡村的诗》、《黎明的通知》、《溃灭》、《反法西斯》等诗集,反映了崭新的时代生活,描绘了可歌可泣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艺术风格也变得更为明朗和平易近人。在短诗中,歌颂革命领袖和解放区生活的《毛泽东》、《给太阳》等脍炙人口。解放后,他继续创作了诗集《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海岬上》以及长诗《黑鳗》等诗篇。这些作品贯串了国际主义、爱国主义以及关于人类未来命运等重大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50年代中期起蒙受了20余年的冤屈,1976年复出后写有沉痛悼念和歌颂周总理的《在浪尖上》及《光的赞歌》、《鱼化石》等诗篇。一生出版了20多本诗集,并被译为英、法等多种文本。其诗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创造了豪放、雄浑的艺术风格,是继郭沫若之后将自由体诗推向新阶段的重要诗人,并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