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芦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芦苇luweiPhragmites australis禾本科,芦苇属。多年生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地下具粗壮的匍匐根状茎。秆高1~3米,节下通常具白粉。叶鞘圆筒形,叶舌有毛,叶片广披针形,排列成两行。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顶生,疏散,长10~40厘米,稍下垂,小穗含4~7朵花。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溪边多水地区,常形成苇塘。广布于全国温带地区,为保土固堤植物。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丝、人造棉原料,也供编织席、帘等用;嫩时含大量蛋白质和糖分,为优良饲料;嫩芽也可食用;花序可作扫帚;花絮可填枕头;根状茎叫做芦根,中医学上入药,性寒、味甘,功能清胃火,除肺热;有健胃、镇呕、利尿之功效。 芦苇common reedPhragmites communis,禾本科芦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x=24。具粗壮根状茎。秆高1~3m。圆锥花序长10~40cm,稍下垂。小穗长16~22mm,含4~7小花。孕性外稃基盘具长6~12mm的柔毛。广布全球温带地区,中国大多数省区也有分布。适应各类土壤。耐盐碱,又耐酸,且抗涝。能成片生长。利用根状茎进行繁殖,成活率高,繁殖容易。植株挺立,花序雄伟美观,园林中常用作湖边、河岸低湿处的背景材料。有园艺变种小芦苇,植株低矮,叶片苍翠,随风摇曳,姿态优美,通常作山石盆景陪衬或盆栽观赏,又可作切花陪衬材料。 芦苇Luwei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具发达根状茎。秆高1—3米。叶二列互生,带形。圆锥花序长10—40厘米;小穗含4—7小花,小花基部具丝状长柔毛。全世界广布植物。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常生于池沼、河边、湖边,成大片生长。嫩叶可作饲料;秆供造纸、编席、织帘;也是固堤保土植物;根状茎称芦根药用,有发表功效。 芦苇common reedPhragmites communis Trin.,又称芦、苇。禾本科,芦苇属。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海滩、池沼、河岸等湿润地区。分布几遍中国各省,广布于世界温带地区。具粗壮的根茎。秆高1~3 m,节下通常有白粉。叶片宽1~3.5 cm。圆锥花序顶生,微向下垂;小穗通常有4~7小花,第一小花通常为雄性,其余两性;第一外稃远大于颖,其余外稃由下向上逐渐变小,外稃明显较内稃长,其基盘上有柔毛;花柱顶生,分离。颖果长圆形。花果期7~11月。嫩叶可作饲料,嫩芽可食;秆可作建筑材料和造纸原料;地下茎入药,性寒、味甘,健胃和利尿药,也是优良固堤植物。 芦苇 1. 植株 2. 小穗 芦苇❶多年生草本,秆高达3米。叶片扁平。圆锥花序稠密,开展花果期7—11月。产全疆各地。幼嫩时含大量的蛋白质和糖分,各类家畜喜食;抽穗后,草质逐渐变得粗糙,适口性下降;成熟后秆粗而韧,可供造纸、纺织、工艺、建筑等工业原料;根茎为健胃剂、镇呕和利尿药,也是优良的固堤植物。 芦苇野生经济植物。主产于洞庭湖区及湘、资、沅、澧等水系下游沿河低洼地带,以华容、岳阳、沅阳、南县、安乡等县、市最盛。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秆高1.5~5米,中空,圆柱形,节下常有白粉; 叶互生,较宽,披针形,质硬; 花呈圆锥,花序顶生,大而稠密,呈毛帚状,颖果长圆形; 根茎匍匐,长而粗壮,节间中空,节上生少数须根。叶、茎为上等造纸原料; 根可入药,有清胃火、除烦热、生津止渴之功效; 芦笋可当菜肴; 花可做枕芯; 花序可作扫帚; 茎秆还可用以造屋、编席,制包装品、工艺品等,利用率极高,用途很广。全省年产芦苇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除供本省造纸,还远销天津、辽宁、湖北等省、市。 芦苇禾本科芦苇属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温带肥沃潮湿地区。根状茎,地上茎高1~3 m,叶互生、带状、宽1~3.5 cm。复圆锥花序,小穗由4~7朵小花组成。芦苇的纤维素含量达44%。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