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菊花锈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菊花锈病chrysanthemum rust菊花的叶部真菌病害。有黑色锈病与白色锈病两种。病原菌分别是担子菌亚门的菊柄锈菌(Puccinia chrysanthemi Roze)和掘柄锈菌(P.horianaP.Henn.)。黑色锈病的病叶表面散生淡黄色斑点,背面生小疱状突起,破裂后露出黄褐色夏孢子堆,后期生黑褐色冬孢子堆;白色锈病在叶背产生灰白色至黄褐色疱疹状的冬孢子堆。黑色锈病病菌为长生活史型,转主寄生,但初侵染源主要是菊株上越冬的夏孢子,以后反复侵染危害。白色锈病病菌为短生活史型,随病枝带入温室,冬孢子产生担孢子侵染新株引起发病,多通过插枝传播,病菌在高温地区的夏季能自行消亡。防治措施:选用无病种苗、及时清除病叶、病枝和喷药保护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