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萧何月下追韩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萧何月下追韩信楚汉战争中,丞相萧何向汉王刘邦力荐韩信为上将军的故事。韩信 (?—前196),淮阴 (江苏清江) 人。秦末农民战争中,参加反秦队伍。初属项梁,继属项羽,都没有得到重用。刘邦入蜀为汉王后,他归附汉军,仍没有得到重用。某日,他和十三位汉兵官卒为楚官连敖的事坐法当斩。十三人都已被斩,轮到韩信。他昂首挺胸,毫无惧色。正巧滕公夏侯婴从旁经过,听到韩信高呼: “上不欲就天下乎? 而斩壮士” ( 《汉书·韩彭英盧吴传》)。夏侯婴为其言所动,看他一幅英雄气概,遂赦免了他。在夏侯婴的举荐下,韩信被任命为治粟都尉。楚汉相争,丞相萧何被命负责后方转输粮草士兵。因此,韩信和萧何相识,得到萧何的赏识。汉军兵至南郑时,许多将领见楚军兵强势盛,恐惧而逃。韩信估计这时萧何肯定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举荐他,仍不能被汉王重视,于是也趁夜逃走。萧何听说韩信也逃跑了,心中大惊,来不及留言,忙亲自去追赶他。有人不明真相以为萧丞相也逃走了,禀告了刘邦。刘邦听罢大怒,为自己失去左膀右臂而痛惜。不料,一两天后,萧何回来拜见汉王。刘邦见到萧何,心中喜怒交加,忙问: 你不是逃跑了吗? 怎么又回来了? 萧何答道: “臣非敢亡,追亡者耳” (同上)。刘邦又问: “所追者谁也?” (同上) 萧何说: “韩信” (同上)。刘邦听罢骂道: “诸将亡者已数十,公无所追,追信,诈也。”(同上) 萧何却镇定自若地答道: “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愿王策安决” (同上)。刘邦说我当然希望东进,怎么能永远居此小地呢?萧何听罢又说既然如此,你能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 你不能重用他,他最终还是要逃掉的。于是,刘邦决定拜韩信为将军。萧何却说即使拜他为将,仍然留不住他。刘邦无奈,只好按照萧何的意思拜韩信为大将。为了改变自己平常拜大将如召小孩的傲慢无礼的习惯,刘邦还采纳萧何的建议设坛具礼,择嘉日斋戒,为韩信拜大将举行隆重的仪式。从此,韩信成为刘邦麾下一员猛将,他率领士卒攻城略地,决胜千里,为刘邦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史称“萧何月下追韩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