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zhongguo jindaishi
1840-1949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划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1840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2年8月,清政府在英国侵略者威逼下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随后,美国和法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于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其主要矛盾由封建社会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变为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革命任务由过去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统治变为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开始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激化了中国社会阶级矛盾,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1856年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全盛时期。在太平军与清军激战时,英、法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清政府同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其间,沙俄乘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瑗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强占中国领土100多万平方公里。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太平天国运动坚持14年,势力达到18省,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失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皇朝内部一部分具有买办资产阶级倾向的封建官僚,发起了洋务运动,目的在于加强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但它也有发展新的生产力,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进步作用。19世纪70年代, 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近代工业,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早在19世纪40、5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即在外国资本在华企业中产生,经过60年代的洋务运动,70年代民族企业的兴起,其人数不断增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使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884-1885年,法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1895年清政府战败乞和,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法战争,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在中日甲午战争所引起的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要求逐步变封建的中国为资本主义的中国,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资产阶级改良派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害怕广大人民群众,它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失败后,爆发了以农民为主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它为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起了很大作用。1900年,英、法、德、俄、美、奥、日、意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和进一步瓜分中国,联合出兵侵略中国,于1901年9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随之兴起。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皇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产生了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造成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维护临时约法,但都失败了。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陷入绝境。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随之而生长和发展,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和世界革命高潮影响下,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决定性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发挥了领导和骨干作用,表明五四运动不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从此,中国革命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领导了工人运动和各界群众运动,开展了对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联合战线工作,为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准备。1924年到1927年,国共合作发动了以打倒北洋军阀为直接目标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1924年1月国民党 “一大” 的召开, 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和国民革命高潮的开始。1925年爆发了五卅运动,掀起了国民革命的高潮。随着革命运动的发展, 统一战线内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 蒋介石制造的 “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是这一斗争的主要表现, 国民革命在胜利发展中潜伏着危机。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战争,从广东迅速进展到长江流域,打垮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势力,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在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加紧干涉的情况下, 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接着武汉汪精卫集团由动摇转向反动,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改。国民党叛变革命后, 建立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反动统治。经过 1928年 “二次北伐”和东北 “易帜”, 国民党统治扩展到全国。在严峻的形势下, 中国共产党克服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发动和领导了各地的武装起义,创建了工农红军,提出了苏维埃政权的口号,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革命根据地, 共产党领导农民开展了土地革命, 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军事 “围剿”。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日军占领东北三省, 翌年3月成立了伪满洲国。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民主运动, 国民党反蒋派系乘机倒蒋,国民党统治陷入严重危机。1932年, 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 蒋介石与日本签订 《上海停战协定》 后, 宣布以 “攘外必先安内”为基本国策,大力强化法西斯统治, “围剿”革命根据地, 镇压抗日民主运动。中国共产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 “左”倾教条主义者, 采取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策略, 丧失了有利的革命形势, 使白区工作遭到严重损失, 苏区反 “围剿” 失败, 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胜利完成了长征。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抗日民族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推动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出现。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10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 日本帝国主义挑起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国进入全面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 正式建立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了四次 (淞沪、忻口、徐州、武汉) 大的会战, 打破了日军 “速战速决” 的梦想。但由于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 造成了正面战场大溃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抗日持久的战略方针,八路军、新四军在配合正面作战的同时,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使人民革命力量迅速壮大。1938年10月, 武汉失守后,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1939年至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 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体系, 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中国远征军出师缅甸,直接配合了盟军的作战。1941年至1942年,解放区出现了严重困难局面, 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 制定了 “三三制”政权、减租减息等一系列政策, 克服了困难, 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统治, 官僚资产阶级大发国难财, 其统治日趋反动和腐朽。抗战后期, 解放区战场开始局部反攻, 而国民党战场出现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 以此为契机国统区民主运动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美国对华政策由援蒋抗日改为扶蒋反共, 国民党反动集团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路线, 使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 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战胜利后, 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斗争的根本问题是建立什么国家的问题。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和平谈判、政治斗争居主要地位。经过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严重斗争,国民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达成了反映人民和平民主要求的协议。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在向解放区进攻达到高峰时, 召开了非法的 “制宪国大”, 同美国签订了卖国的 《中美商约》。人民解放军经8个月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继而又粉碎了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同时, 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迅速发展,形成了反蒋的第二条战线,蒋介石政府处于全民包围之中。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胜利地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3月, 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在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签字后, 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4月23日占领南京, 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北京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终结, 中国历史进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