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血府逐瘀汤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血府逐瘀汤

理血剂之一。出自《医林改错》。当归30克、生地30克、桃仁30克、红花45克、枳壳20克、赤芍药20克、柴胡15克、甘草20克、桔梗20克、川芎20克、牛膝30克。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或煎汤服。马、牛200~250克;猪、羊50~150克。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血瘀气滞、跌打损伤诸证。本方是由《医宗金鉴》的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川芎、生地黄、赤芍药、当归)和《伤寒论》的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药活血祛瘀; 生地养血和血: 牛膝祛瘀而通血脉;柴胡、枳亮、桔梗理气行滞; 甘草协助诸药。各药合用, 使血行瘀去, 诸痛可止。
本方有缩短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凝固时间的作用, 并有复活肝脏清除能力的功能。为通治血瘀气滞之基础方。凡瘀血引起的各种疼痛, 均可应用。若瘀血在上重用赤芍药、川芎: 瘀血在胸腹重用桃仁、红花, 加乳香、没药、乌药、香附; 瘀血在下腹加蒲黄、五灵脂、肉桂、小茴香: 瘀血在后肢加牛膝、桑寄生。
在《医林改错》中, 与本方配套的系列方还有通窍活血汤(赤芍药、川芎、桃仁、红花、生姜、大枣、麝香)、膈下逐瘀汤(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牡丹皮、赤芍药、乌药、延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和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赤芍药、蒲黄、五灵脂、肉桂), 均有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之效, 临证可参考选用。

血府逐瘀汤

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林改错》。药物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胸痛如刺有定处,日久不愈,或呃逆、或干呕、或内热闷瞀、或心悸失眠;瘀血阻滞脱疽、痛经、闭经、不孕等。备注:本方之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四药为活血化瘀止痛的主药,《医林改错》在此基础上加味治疗各种血瘀证,亦是妇科常用方剂。
❶膈下逐瘀汤:加赤芍、枳壳、丹皮、香附、延胡索、乌药、五灵脂、甘草;主治瘀血停于膈下,腹痛痞块,痛经经闭。
❷少腹逐瘀汤:加小茴香、干姜、延胡索、官桂、赤芍、薄黄、五灵脂;主治瘀血积于少腹,疼痛,或有痞块,经期腰酸、血来一月三五次而色黑有块,或崩漏、少腹痉痛。
❸通窍活血汤:加老葱、麝香、生姜、红枣;主治瘀血阻于头面,经行头痛,妇女干血痨,以及外伤后头痛等。
❹身痛逐瘀汤:加秦艽、羌活、地龙、没药、五灵脂、香附、牛膝、甘草;主治瘀血阻痹经络身体疼痛,产后身痛、下腹痛、恶露不畅。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方。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组成。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症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不止,或急躁善怒,或心悸失眠,入暮潮热,舌黯红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血府逐瘀汤

出自《医林改错》,由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9克生地黄9克川芎5克赤芍6克牛膝9克桔梗5克柴胡3克枳壳6克甘草3克组成。水煎服。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主治胸中瘀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愈,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或夜不能睡,或夜寐不安,或急躁善怒,或入暮潮热,或舌质黯红,舌边有瘀斑,或舌面有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者。
本方用治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肋软骨类等之胸痛,以及脑震荡后遗症病的头晕头痛,精神抑郁等症,有较好疗效。

血府逐瘀汤decoction for removing blood stasis in chest

中兽医方剂名。出自《医林改错》。由当归、生地黄、牛膝、红花、桃仁、柴胡、赤芍、枳壳、川芎、桔梗、甘草组成的汤剂。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跌打损伤及气滞血瘀等。

血府逐瘀汤
主要责任者: 余明哲等
责任方式: 编著
出版者: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字数: 215 千字
页码: 1-258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R286
语种:中
定价:16.00
出版时间:2005-01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难病奇方系列丛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难病奇方系列丛书之一,共收录241条词条。
被引频次:10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