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恢复和稳步上升阶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恢复和稳步上升阶段1949—1957年

1949年5月,安徽全境解放。在改造、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开展剿匪反霸和减租减息的同时,把恢复和发展生产列为一切工作的中心。1949年夏、秋长江流域和1950年淮河流域先后发生洪涝灾害,党和人民政府大力组织抗洪排涝,开展生产救灾,发动群众兴修水利,治理淮河,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皖南、皖北两区于1951年上半年和1952年上半年相继完成土地改革任务,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全省2 530多万贫雇农分得1 800千公顷耕地、20多万头耕畜、223万间房屋和17.45万吨粮食,从而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到1952年底,全省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25.6%,平均总产量年递增7.4%,粮食总产量年递增11.7%,棉花总产量年递增27.8%,油料总产量年递增19.8%,基本实现了国家提出的农业生产力超过抗日战争前最高水平的要求。
1953年以后,在土地改革基础上,全省农村普遍开展爱国增产劳动竞赛,奖励农业劳动模范,引导农民积极投入互助合作运动,努力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1953年10月,中共安徽省委扩大会议针对淮北和沿淮地区多灾低产的历史状况和治水斗争经验教训,提出“三改”办法,从1954年开始,“三改”办法在全省主要是淮北地区逐步推广。“一五”期间,安徽在灾害频繁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计划指标仍完成得较好,1957年,全省农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下同)达到60.92亿元,比1952年净增13.65亿元,平均年递增5.2%。其中农作物种植业产值44.45亿元,平均每年递增5.6%。粮食总产量年递增2.9%,棉花总产量年递增4.9%,油料总产量年递增0.5%。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