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行卷❶指唐代科举考试的一种习尚。唐代举子考试前,为了提高知名度,加深自己在主考官心目中的印象,将事先写好的诗文做成卷轴,投送于已成名的公卿之门,以求其延誊。行卷之风盛行于唐后期。 行卷科举考试用语。❶唐时,应试举子于试前将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献礼部主考官或公卿名士,以求向主司推荐,加深在主考官心目中的印象,便于及第,谓之行卷。此风盛行于唐后期,卷轴每幅为墨边十六行,一行不过十一字,字须端正。投献时须身穿白麻布衣。 行卷唐代举子应试前先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或主考官,希望得到赏识、援引,称为“行卷”。宋程大昌《演繁露·唐人行卷》:“唐人举进士,必有行卷,为缄轴,录其所著文,以献主司”。至明代,书坊刻举人中试之作,以供学子揣摩仿作,亦称“行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