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表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表皮epidermis

覆盖于初生植物体外表的细胞层。由原表皮发育而来,具有保护功能。表皮一般只有一层细胞,少数植物某些部分的表皮由几层细胞组成,称为复表皮。
表皮细胞 表皮的基本组成分子。细胞扁平及多种形状。茎、叶柄以及多数单子叶植物叶的表皮细胞,其正面观多呈长方形,双子叶植物叶的表皮细胞一般为边缘波状的不规则形。表皮细胞彼此紧密相接或相互嵌合,无细胞间隙,细胞质常高度液泡化,中央有一个大液泡(见图)。有的植物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表皮细胞内一般不含叶绿体(某些蕨类、沉水植物以及生长在阴湿环境下的植物中可含叶绿体),但含有白色体、线粒体、内质网、圆球体、高尔基体以及单宁、晶体或粘液等代谢产物。细胞的外切向壁一般较厚,且形成角质膜。角质膜可分为角质层和角化层。角质层位于外方,由角质和蜡质混合构成; 角化层位于内方,由角质、纤维素和果胶混合构成。有些植物角质层外面还沉积各种形式的蜡质。角质膜对减少水分蒸腾、防止病菌侵入有一定的作用。
气孔器 植物体气生部分的表皮一般有气孔器的分布。气孔器通常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之间的间隙称为气孔,是植物体内外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主要通道。有些植物保卫细胞周围还邻接两个或数个副卫细胞。双子叶植物的气孔器可分为4个主要类型。❶无规则型气孔器:周围细胞的形状与一般表皮细胞没有区别,无副卫细胞,如毛茛科、锦葵科植物;
❷不等型气孔器: 气孔器为3个大小不同的副卫细胞所包围,如十字花科、烟草属等植物;
❸横列型气孔器:围绕气孔器的2个副卫细胞(或邻近细胞) 的共同壁与保卫细胞成直角,如石竹科、爵床科植物;
❹平列型气孔器:气孔器周围的一个或数个副卫细胞与保卫细胞的长轴相平行,如茜草科、木兰科植物。根据保卫细胞与副卫细胞起源关系,又可将气孔器分为3类: 中源型,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具有共同的起源; 周源型,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没有共同的起源; 中周源型,至少有1个副卫细胞和保卫细胞有共同的来源。


表皮(正面观)


(a) 双子叶植物叶表皮;
(b) 禾本科植物叶表皮
1. 表皮细胞; 2. 保卫细胞;3. 气孔; 4. 副卫细胞;5. 长细胞; 6. 短细胞;7. 木栓细胞; 8. 硅细胞


叶片表皮的气孔器最多。背腹型叶、下表皮的气孔器多于上表皮; 等面型叶的上下表皮气孔器数目相近; 漂浮水面的叶片,气孔器仅限于上表皮; 沉水植物叶片没有气孔器。单位面积气孔器数,阳生植物比阴生植物多,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多。具网状脉叶片的气孔器呈不规则星散排列,而平行脉的气孔器呈纵行排列。
保卫细胞通常呈肾形,细胞壁厚薄不均,近气孔的一侧较厚,邻接表皮一侧较薄,细胞壁纤维素的微纤丝呈辐射状排列。随着体内生理状况的变化,保卫细胞中糖分增加,吸水膨胀,壁厚处扩张较少,壁薄处扩张较多,因而2个保卫细胞相对弯曲,致使气孔开启。当保卫细胞失水降压时,扩张处缩还原状,气孔关闭。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呈哑铃形,两端壁较薄,中部壁较厚。当吸水时,壁薄的两端膨大,以致中部相互分离,气孔启开; 失水时,两端萎软,气孔关闭。
表皮附属物 有些植物的表皮上有毛状体附属物,由表皮细胞突起形成,为单细胞或多个细胞构成,如腺毛、腺鳞(见分泌结构)、乳头状突起、表皮毛、星状毛等。一般认为毛状体有对增强表皮的保护作用。

表皮

❶人和动物皮肤的外层。多细胞无脊椎动物,一般为单层细胞,其表面有由其分泌的角质膜(如蠕虫)或外骨骼(如节肢动物),以资保护。低等脊索动物如文昌鱼的表皮,仍为单层细胞。脊椎动物则概为复层上皮组织。其中水生种类通常只有生发层,而陆生种类则在最外层的表皮细胞分化出角质层,以资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到人类,表皮的个别部分(手掌、足底等)分化为四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和生发层。具有抗摩擦和抗损伤的作用,受伤后修复能力很强。
❷见“植物”中的“表皮”。


表皮

❶又称表皮层。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在没有次生增厚以前的最外面的细胞层。多为一层(也有几层)比较均匀的细胞。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较厚,且角质化,有防止水分散失、微生物侵害及机械或化学损伤的作用;其分化而成的气孔,可作为气体交换的场所,并控制水分蒸腾;幼根的表皮有吸收作用,并具根毛;表皮结合各种特化结构(如各种表皮毛)还具分泌、保护等其他辅助作用。
❷人和动物皮肤的外层。由胚胎时期的外胚层形成。参见“组织”中的“表皮”。

表皮epidermis

❶动物被皮(皮肤)的最外层上皮。陆生脊椎动物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哺乳类的有毛表皮由里向外包括基层、棘细胞层、颗粒层和角质层。而无毛或厚皮肤的颗粒层与角质层间还有透明层。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组成,此外还有黑色素细胞、郎格罕细胞和麦克尔细胞。基层亦称生发层,细胞位于基膜上,分裂增生能力最强,不断将增殖的细胞向浅层依次推移,补偿表面角质层细胞脱落的损失,维持表皮厚度相对恒定,基膜连接真皮。表皮内无血管,营养物质等经过通透性很强的基膜由真皮入表皮。有保护、防御、感觉及防止汗液丧失等功能。
❷由原表皮分化而来,包被于器官外表的植物细胞层。表皮通常为一层细胞组成,桑科等少数植物叶的表皮可由数层细胞构成复表皮。表皮细胞多呈扁平砖形或为扁平不规则形状,细胞之间密接或相互嵌合。细胞中有大液泡,一般缺乏叶绿体,有时含白色体或有色体,有的含花青素、单宁、晶体等物质。细胞外侧壁增厚,常形成角质膜,有时还覆盖蜡质。植物体气生部分的表皮中往往有气孔器分化。随植物不同,表皮上还可形成一些附属物(如表皮毛、腺毛、腺鳞等)和特化细胞(如石细胞、硅细胞、栓细胞、泡状细胞等)。

植物表皮(正面观)

a.双子叶植物叶表皮 b.禾本科植物叶表皮

1.表皮细胞 2. 保卫细胞 3.气孔 4. 副卫细胞 5. 长细胞 6. 木栓细胞 7. 硅细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