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夏并灭回鹘之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西夏并灭回鹘之战宋初,河西走廊以甘州为中心,在河西、陇右地区散布着甘州回鹘、凉州回鹘、肃州回鹘、瓜州回鹘等,其中甘州回鹘最强。他们广布于河西地区,处于封建割据状态。从公元十一世纪初起,西夏向西发展。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党项族首领赵德明夏主元昊之父派兵攻打回鹘,又截其贡物,回鹘奋起反抗,德明乃联合契丹进攻回鹘。不久回鹘与契丹讲和,反攻西夏,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间大败西夏军。二年(1009年),德明派张浦率精骑二万攻甘州回鹘,被夜落纥可汗击退。天禧元年(1017年),德明子元昊领兵攻破甘州,回鹘可汗夜落隔自焚,元昊俘其妻女,置兵戍守而还。两年后又降服了瓜州回鹘王贤顺,势力伸展到玉门关(甘肃敦煌西)以东。天圣六年(1028年),元昊攻取甘州,甘州回鹘政权灭亡,遂攻拔凉州。八年(1030年),瓜州、沙州回鹘降夏,自此西夏控制河西地区。西夏大庆元年(1036年),元昊举兵再攻回鹘,占领肃(今甘肃酒泉)、瓜(今甘肃安西)、沙(今甘肃敦煌)三州,河西走廊区域置于西夏实际管辖之下。夏并在瓦川会筑城,断绝吐蕃通宋之路。西夏用兵三十年,终将河西回鹘政权并灭,从此回鹘部落完全受其役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