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解座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解座文唐五代俗讲结束时使用的一种诗体。它与开讲时的*押座文相互照应,是一场俗讲或一天俗讲结束时的致语。孙楷第在《唐代俗讲轨范与其本之体裁》中拟名为“解座文”。而周绍良则称之为“散座文”。今存解座文约有十余篇,俱无标题。内容或向听众劝募布施,或嘱咐听众明日早来继续听经,或调侃听众莫迟返家门,以致妻子(阿婆)生气怪罪。它们一般不独立存在,总是依附于转变和讲经之后。它的形制与押座文相仿,也是七言诗篇,少则4句,多则10余句。此外也有以押座文稍加修改而充当的。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