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解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解颅以头部骨缝解开,应期不合或合而复又开解,头颅扩大,目珠下垂为特征的病证。多因父母气血亏损而使小儿先天不足,脑髓不充,或生后外感时邪,热毒壅滞,上攻于脑所致。常见于6个月至7岁的小儿,重者常致失明、智力发育障碍,预后不良,故为小儿危重证候之一。辨证论治: 解颅jielu解颅是小儿颅囟异常的疾病。小儿颅缝及囟门宽大,到一定年龄不能如期闭合,甚至两目珠下垂者称解颅。引起解颅的成因,主要是先天肾气亏损。肾主骨髓、出伎巧,因肾气虚弱,则骨之成长受阻,囟门不能如期闭合,以致囟门宽大,颅缝裂解。治宜补肾益髓益气养血为主。可内服补肾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熟地,泽泻,白茯苓,山药,肉苁蓉,山萸肉,并外敷封囟散。若头大颅缝开裂,囟门宽大,头皮光急,头额青筋暴露,面色㿠白,舌淡,为元气不足,治宜补益元气,可用扶元散加减;若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属脾肾俱虚,治宜补肾扶元,培补气血,可用调元散。若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属肾虚髓热,可用六味地黄汤。 解颅病名。又称“囟门不合”。《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解颅者,其状小儿年大,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是也。”多由胎禀不足,先天肾气亏虚,不能充养脑髓所致。治以培元滋肾充髓为主;若水湿痰浊乘虚上泛,则应温肾扶脾利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