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解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解颅

以头部骨缝解开,应期不合或合而复又开解,头颅扩大,目珠下垂为特征的病证。多因父母气血亏损而使小儿先天不足,脑髓不充,或生后外感时邪,热毒壅滞,上攻于脑所致。常见于6个月至7岁的小儿,重者常致失明、智力发育障碍,预后不良,故为小儿危重证候之一。辨证论治:
❶肾气亏损者,小儿囟门逾期不合,反见逐渐加宽开解,头颅明显增大,头皮光亮,青筋暴露,眼楞紧小,目珠下垂,白多黑少,头倾不立,身体瘦弱,发育迟后,神识呆钝。脉细弱,指纹淡青。以补肾地黄丸(熟地、泽泻、牛膝、鹿茸等)加杜仲、川断补肾益髓,强筋健骨。
❷肾虚肝阳上亢者,除解颅症状外,兼有手足心热,神烦不安,筋惕肉膶,时或瘛疭,口干舌红,脉沉细数。以知柏地黄丸合三甲复脉汤(炙甘草、生地、白芍、牡蛎、麦冬、阿胶、麻仁、鳖甲、龟板)滋肾益阴,平肝息风。
❸脾虚水泛者,头缝裂开不合,头皮光亮,叩之呈破壶音,面色㿠白,白睛多而目无神采,肢体消瘦。舌苔薄白或厚腻,脉象沉细无力,指纹淡红。以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茯苓、白术、猪苓、泽泻、桂枝)温中回阳,健脾利水。
❹热毒壅滞者,颅缝合而复开,按之浮软,头皮光亮,紫筋暴露怒张,两目下垂,发热气促,面赤唇红,小便短赤,大便干秘。脉弦数,指纹紫滞。以犀角清络饮(犀角、丹皮、连翘、赤芍、生地、桃仁、竹沥、菖蒲、生姜)送服紫雪散或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化瘀通络。针灸治疗:以四神聪、百会、风府、肾愈、太溪为主穴。肾气亏损者加关元、命门;肾虚肝阳上亢者加悬钟、三阴交、太冲;脾虚水泛者加风池、足三里、三阴交。针刺补法。调护:
❶孕期患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避免滥服药物。
❷多给患儿服补脑食品,如猪脑髓、兔脑髓、核桃仁等。
❸按时接种各种疫苗,减少时疫之邪的侵袭。
❹勿令小儿过早行走,防止头颅外伤。平素让小儿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解颅jielu

解颅是小儿颅囟异常的疾病。小儿颅缝及囟门宽大,到一定年龄不能如期闭合,甚至两目珠下垂者称解颅。引起解颅的成因,主要是先天肾气亏损。肾主骨髓、出伎巧,因肾气虚弱,则骨之成长受阻,囟门不能如期闭合,以致囟门宽大,颅缝裂解。治宜补肾益髓益气养血为主。可内服补肾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熟地,泽泻,白茯苓,山药,肉苁蓉,山萸肉,并外敷封囟散。若头大颅缝开裂,囟门宽大,头皮光急,头额青筋暴露,面色㿠白,舌淡,为元气不足,治宜补益元气,可用扶元散加减;若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属脾肾俱虚,治宜补肾扶元,培补气血,可用调元散。若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属肾虚髓热,可用六味地黄汤。

解颅

病名。又称“囟门不合”。《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解颅者,其状小儿年大,囟应合而不合,头缝开解是也。”多由胎禀不足,先天肾气亏虚,不能充养脑髓所致。治以培元滋肾充髓为主;若水湿痰浊乘虚上泛,则应温肾扶脾利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