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触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触角chujiao节肢动物头部多节的感觉器,称为触角。由附肢变成。甲壳类有大、小触角2对;昆虫只有1对。触角的形状多种,如昆虫的触角有丝状、棒状、念珠状、锯齿状、栉状和羽毛状等。每个触角分为柄和鞭两部分,触角柄2~3节,触角鞭细长,节数很多。甲壳类的触角有的柄部发出2条鞭。触角除触觉、嗅觉外,还有其他功能,如水蚤的触角可用来游泳等。 触角antenna昆虫头部额区复眼前方或眼间的一对附肢(据头部六节学说),是重要的感觉器官,拥有大量感器 (sensillum),主要司嗅觉和触觉,在有些昆虫中也司味觉、听觉。触角还有一些特殊功能,如某些初孵化的水黾虫幼虫,触角能帮助上颚捕食; 仰泳蝽的触角起平衡作用; 蚤和跳虫的触角,用以交配时挟持异性个体。 触角(蜜蜂) (仿周尧) 形态 随昆虫类别和性别而异。变化多在鞭节。大致可分为丝状(如蝗虫)、刚毛状(如蜻蜓、蝉)、念珠状(如白蚁、足丝蚁)、锯齿状(如某些甲虫)、栉状(包括向节的一边或两边突起,形如梳子或羽毛,如某些甲虫及雄性蛾类)、环毛状(如雄蚊)、球棒状(如蝶类)、锤状(如某些甲虫)、鳃片状(如金龟甲)、膝状(如某些蜂类)、具芒状(如蝇类)等。感器常集中在触角的特定部位,如蝗虫的位于鞭节中部,粉蝶的多聚在棒状的端部;梗节常具有一种特殊听觉器官——江氏器(Johnston's organ)。雌雄差异亦常表现在触角上,雄性触角往往比雌性的长或分支较多,通常认为与雄性常需要接受雌性信息素有关。 触角昆虫器官之一。生于额区,由柄节、梗节、鞭节3节组成。在寻找食物和配偶时起嗅觉、触觉和听觉作用。 触角antenna昆虫、软体动物或甲壳类动物的感觉器官之一。昆虫的触角是着生在头部前方的一对分节外长物。各目昆虫的成虫中,仅原尾目无触角。触角基部第1节为柄节,着生在头壳膜化的触角窝内,并有围角片构成活动关节,可随意活动。第2节为梗节,端部是若干小节组成的鞭节。幼虫的触角短,节数少,一般不活动;在高等双翅目和膜翅目的幼虫中,触角均已退化。触角的形状因虫种不同而异。触角上生有多种感觉器,具有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功能。少数虫种的触角,还有握持与平衡、甚至协助虫体在水中进行呼吸的作用。 蜜蜂的触角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