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词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词旨一名《词旨畅》。词论。元陆辅之(1275—?)撰。二卷。辅之名行直,字季道,号壶天, 亦号壶中天, 或书壶中, 或称湖天居士,嘉禾(今属湖南)人。其父精经史,明春秋大义,能文章。辅之承家学,工诗文词,善书画。曾官翰林典籍,皇庆间致仕,年方四十。其名屡更,诸书记载,多有不同。此集论词,皆述叔夏(张炎)论词之旨,与张炎《词源》同条共贯。其中有“词说”七则,言创作要诀。虽篇幅无多,而词之矩范,已罗其要。此书原一卷,闇晦甚久,清光绪间有长沙人胡元仪,始为之疏证,析为二卷。并名之曰“词旨畅”,并作序。有《百尺楼丛书》本。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以此本收入《词话丛编》。另有《广百川学海》本、《学海类编》本、《四印斋所刻词》本等,作一卷。 词旨词话。二卷。元陆辅之撰。陆辅之(1275—1349?),名行直,一说名韶,字季道,号壶天居士。吴江(今属江苏)人。生于南宋末,元大德中任湖北十学士,迁翰林典籍。皇庆间致仕归,七十五岁尚健在。工诗文词,善书画。与南宋著名词人张炎交,并师承其词学,作《词旨》。张炎词学论著《词源》成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词旨》当成于其后。这是一本奉南宋风雅派词学观为宗旨,指导后学填词的入门读物。 词旨一卷。元陆友仁撰。陆友仁字辅之,自号研北生,吴郡人。生卒年均不详。其父为布商,友仁独攻于学,博极群书。柯九思荐之,未及用,归卒。著有《吴中旧事》(已著录)、《词旨》、《砚史》等,本书前有陆友仁自序,序称:“予从乐笑翁(即张炎)游,深得奥旨制度之法,因从其言,命韶暂作《词旨》,语近而明,法简而要,俾初学易于入室。”集中按“词说”、“属对”、“警句”、“词眼”、“单字集虚”等分类阐述其词论主张,并列前人范例。最后的“两字集虚”、“三字集虚”则有题无文。其主张作词“命意贵远、用字贵便,造语贵新”,强调“不用雕刻”,“务在自然”,“须跳出窠臼外,时出新意,自成一家”,均系对如何为词的灼见,为后人作词辟一蹊径。因是集湮没已久,清胡元仪曾撰《词旨畅》予以疏证。《四库全书总目》列于存目予以介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